跳至正文

18岁小伙一次经历,给所有年轻人敲响警钟!预防脑卒中还得……

  • 健康

原标题:18岁小伙一次经历,给所有年轻人敲响警钟!预防脑卒中还得……

医学指导: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脑血管病专科主任

王艺东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卒中中心介入组长、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关海涛主任

在很多人眼里

脑卒中应该是老人病才对

我年纪轻轻的

不可能就中风啊

然而

18岁小张的一次亲身经历

狠狠地给了年轻人一记耳光

请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18岁的小张是一位包装工人,刚成年不久,就已经开始自食其力工作了。10月26日早上,小张像往常一样起身下床,却感觉右侧肢体有些无力。他回忆道:“一开始只是右手和右脚有些没力气,不太明显,倒也不影响起床上班。”

上班没多久,同事就觉察到小张有点不对劲:“平时我们都有说有笑的,今天他话突然就变少了!走路姿势也与平时大不相同,拖拖拉拉的,像是抬不起脚一样!”出于担心,同事将小张送回了家。家人发现,此时小张除了话变少、右手右脚明显无力外,口齿也开始含糊不清了,当即拨打了120。

下午1点多,小张被送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卒中中心。急诊医生询问小张症状和病史后,迅速做出专业判断,小张应该是中风了!于是紧急通知神经内科会诊,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

▲手术从小张左脑动脉中取出的血栓

值得庆幸的是,家属送医还算及时,通过医生实施介入取栓术,小张左侧大脑的动脉复通,闭塞的血管再次恢复了血流。术后第二天,小张的身体恢复情况良好,四肢已经能够活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卒中中心介入组长、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关海涛提醒,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吸烟喝酒不良生活习惯的年轻人,要警惕卒中风险,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有脑血管畸形或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要及早检查及早干预

近年来

网络上突发中风的事件屡见不鲜

也越来越年轻化

……

据了解,青年脑卒中在我国约占脑血管疾病5%~15%左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卒中而残疾。

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

今天就带大家全面了解脑卒中

认识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失的一组疾病,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脑卒中的5大特点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达39.9%,致残率75%,死亡率超过20%

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危害。

脑卒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超重、吸烟、喝酒、不合理膳食、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等。

近几年来,“中风120”这个适用于国人的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已经得到很好的推广: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脑血管病专科主任王艺东介绍,通过“中风120”的方法可以快速发现3个常见的中风症状,但也忽略了一些不少见的中风表现,如突发行走不稳、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等。因此,国际上在原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待识别症状:身体难平衡、眼睛看不清

这两个症状的增加可以使公众在家自我识别卒中的成功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超过90%!

“中风120”源自于美国的脑卒中识别宣教——FAST:“F”为Face(面部),“A”为Arm(手臂),“S”为Speech(言语),“T”为Time(时间),表示要及时送医院诊治。更新后的快速识别中风的方法简称BE FAST,其中“B”为Balance(平衡),指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为“Eyes”(眼睛),指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突发行走不稳、视物不清,也有可能是脑卒中‘找上门’了。”王艺东提醒。

王艺东介绍,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约占脑卒中的70%,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取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应对缺血性脑卒中,国际上公认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发病4.5小时内,在我国,部分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也可以进行静脉溶栓。

动脉取栓则可以在发病24小时内,但大部分患者只适合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动脉取栓,超过6小时就需采用特殊的影像检查评估,才能决定是否可以采取取栓治疗。出血性脑卒中通常病情较重,不少患者需要早期手术治疗。

“若超过上述发病时间再进行治疗,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将明显降低,致残和死亡的机率都大大增加。”王艺东提醒,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具备相应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

生活中,要警惕这些时刻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情绪过度兴奋时;

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

上厕所用力时;

职场压力过大或过劳时:

冬天洗澡时;

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

预防脑卒中,关键还是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膳食

按时吃饭,不要暴饮暴食。做到食物多样,注重荤素、粗细搭配,少吃“三高”食物(高盐、高糖、高脂)。

2.适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合理安排运动的时间以及频率,比如每周安排两到三次,每次运动45分钟左右。

3. 戒烟戒酒

最好是能做到:烟一口不抽,酒一滴不沾。

4.做人最紧要开心

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学会合理的排解方式。

管住嘴,迈开腿

健康生活你更美

通讯员:张阳、黄睿、张迅恺

编辑:方洪秀

责编:赵莹

纳闻 | 真实新闻时事动态:18岁小伙一次经历,给所有年轻人敲响警钟!预防脑卒中还得……
相关推荐: 原创 打哈欠真的会传染吗?频繁打哈欠,可能是得了这些病…

原标题:打哈欠真的会传染吗?频繁打哈欠,可能是得了这些病… 不知道看到这张图的你 是不是也打了个哈欠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身边有一个人打哈欠 自己也会跟着打 甚至看到一张图片 也忍不住 总是听人说 “打哈欠会传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频繁打哈欠或是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