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夜间尿频:3 种类型,以及如何治疗

(纳闻记者钱明宇编译综合报导)

睡个好觉是帮助您的身体从日常劳累中恢复过来的关键。 然而,夜间频繁上厕所会打扰睡眠,让人身心疲惫。

夜尿症(夜间尿频)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却会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危害身体健康。 很多人认为夜尿症是老年人的典型,但其实年轻人也可能患上。

根据国际尿控协会的定义,“夜尿症”被定义为“在主要睡眠期间醒来排尿”的表现。

中医郭义杰在脸书发帖称,晚上睡觉的总尿量大约是白天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入睡后,人体会分泌一种“抗利尿激素”,减少夜间排尿量,促进良好睡眠。 但是,如果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分泌物减少,夜间的排尿量和次数就会增加,睡眠就会中断。

她说,平均七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夜尿一两次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睡眠被打断两次以上,而且每次醒来都有强烈的小便冲动,就属于不正常。 你最好查明原因再处理。

中医体液观

中医认为,津液先入胃,化为清浊。 纯净的部分进入脾脏,不纯净的部分进入小肠并进一步分离。 肺控制纯净的部分体液(来自脾脏)分散到皮肤下的空间,并将部分液体输送到肾脏和膀胱。

肾脏在血液生理学中极为重要。 中医将肾脏和膀胱中的尿液形成描述为“蒸发过程”。 肾脏的汽化功能确保体液的适当分布和膀胱排泄尿液。

按照中医理论,万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尿液的形成和排泄是由整个内部系统的每个部分支持的。 除了肾之外,还需要脾、肺、肝来协调消化吸收功能。 郭说,一种症状很难归因于单一因素。 除了补肾气,其他脏腑也需要改善。

在中医中,气、血、津液是生命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基本物质。 “气”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构成人体生命的“能量”或“元气”。 这种能量流遍全身,维持生命活动。 疾病或其他情况只有在体内气不平衡或不足时才会出现。

中医理论中的“血”主要负责滋养和保持身体湿润。 内流于脏腑,外流于皮、肉、骨、肌肉。 血虚的模式会引起许多症状,表明血液循环不良、能量低下和活力减弱。

识别常见夜尿症的3种类型 肝郁血虚型:症状表现为夜醒小便次数多,但每次尿量不多; 常伴有情绪紧张、皮肤干燥、口干、眼干、大便干硬,甚至感觉燥热等症状。 脾虚湿热型:夜尿频,但尿量正常,每次约6.8~10液两,但伴有脾胃症状:易出现胀气、恶心、食欲不振、腹泻、舌质淡、舌苔白厚。 这类患者在饮用冷饮后夜尿情况加重。 肾气虚型:除夜间小便多外,下午5~7点左右经络与肾经交会时,尿频明显,常伴有腰酸等肾病症状。 ,膝盖,下背部和肌肉和骨骼等。 耳鸣、头晕、容易疲劳是这类患者的常见症状。

中医发现,人体有一个“经络”系统,负责输送“气”和“血”到全身。 这两种物质循环往复,以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平衡和稳定。

有12条主要经脉对应于12个脏腑,从这些脏腑进一步循环到手、足、头、面。 当其中一个脏腑出现问题时,相应经络的各个穴位也会出现不适。

12 条主要经络遵循特定的时间安排和路径。 气在每天的循环中不断地在经络中循环。 在某些时候,气血在特定的经络中都有最大的流量。

比如凌晨3点到5点,经气主要走肺经,肺有病的人通常这个时候咳嗽很厉害 下午5点到7点,经气主要走肾经,这个时候是有利于运动,帮助肾脏排毒。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 因此,自然界年、季、日、时间周期的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周期变化密切相关。 这个理论类似于现代科学的“生物钟”。

按照中医理论,只要能按照这个套路进行调理,就会达到养生的效果。

夜尿的几种常见原因 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挤压膀胱和尿道,导致尿频、排尿不畅。 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药物的副作用。 在经常焦虑和紧张的年轻人中,如果睡前喝太多水,或者喝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含糖饮料,就会出现频繁的夜尿。 炎症或感染也是可能的原因。 6 种可能有帮助的治疗方法 在正确的时间喝适量的水:每天推荐的饮用水量约为 6 至 8 杯; 金额可以增加,视情况而定。 但是,最好慢慢喝水并小口啜饮。 睡前三四个小时,最好少喝水。 限制某些饮料:减少刺激性饮料的量,例如茶、咖啡和含糖冰冷饮料。 少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糖分,而且大部分都是寒性的。 尤其要避免吃柑橘类水果。 多运动,多晒太阳:放松身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增强阳气,稳定夜间睡眠。 暖敷小腹(“丹田”):温暖小腹; 这将调整和增强肾气。 管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并照顾好前列腺肥大等问题。

郭说,建议有夜尿症的人遵循以上六大自救小窍门。 如果在尝试这些技巧后您的病情没有改善,建议您咨询中医师,他们可以评估您的病情并开出最合适的药物来帮助您改善夜尿。


(存在快门)(存在快门)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