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不仅仅是美国:经济不稳定是全球性的

  • 财经

(纳闻记者赵晓辉报导)

评论

发达国家当局的行动,本质上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话语的延伸,已经使他们的经济声名狼藉。 面对 COVID、封锁和其他全球问题导致的预期贫困,这些行动包括巨大的刺激措施和几乎没有资金的政府选民收入指数化。

政府正在让钱变得更便宜,只是为了维持选举支持。 这导致需求的分散和僵尸企业的泛滥,扭曲了良性竞争的激励机制,降低了企业效率,扼杀了经济增长的创新因素。 最重要的是:它创造了杠杆作用——需求对机会的支配,需求对供应的支配——换句话说,它导致了剧烈的市场失衡。

在 COVID 时代之前,过去 20 年的这种不平衡是用新的杠杆来收买的,这种不平衡在一段时间内消失了,未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的不平衡。 奥地利周期完美地描述了这个过程、它的起点和它的后果。 事实上,这种购买选举忠诚度的左翼社会议程是一​​种基于简化的新政治学说,最重要的是,它消除了对明天的任何担忧。

然而,在 СOVID 时代,一切都变了。 另一笔巨额流动性的注入,即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贬低货币——从直接预算捐赠到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膨胀——是在需求受阻的背景下发生的,而不是由于经济停滞而下降。 结果,所有代理人的储蓄异常增加,人们不再想工作,流入股票市场和金融资产的投资增加,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使他们远离公允价值。

假设一旦解除限制,强化和未满足的购买意愿将急剧加速经济增长,因为供给的容量和潜力是巨大的:供给有能力满足需求,协同加速经济增长。 然而,这并没有发生,因为过度封锁、供应链缺口、劳动力参与减少、劳动力普遍短缺、商品市场过度增长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上述所有因素,导致结构性转变因素。 结果,由于廉价货币,供应无法满足需求,通货膨胀再次蚕食经济。

与此同时,政府并没有减少其笨拙的干预,相反,政府以基础设施项目的形式增加了社会项目和政府支出。 通过这种方式,它通过不可避免地增加税收负担来抑制企业,并进一步导致供应压缩、效率降低、投资愿望,以及总体上恶化企业预期和扩大授权和官僚实体的数量。

在同样的背景下,通过继续其与资源专制国家的和解政策,政府在最糟糕的时候强制推行绿色议程,传统能源和替代能源的资金不足,这无法满足当前对传统能源提供的容量的需求。 粗略阅读克劳斯·施瓦布的《大重启》就足以理解这种乌托邦概念的不足之处,正如我们所见,坚持这种概念会导致反乌托邦的后果。

结果是全球参与者的不同利益、偏好和期望导致地缘政治紧张:俄罗斯作为一个资源专制国家,看到了机会之窗和集体西方经济地位的脆弱性——并打出了战术牌。 短期来看,计算结果证明是正确的:总体而言,西方权力精英的后保守外部性和左翼民粹主义政策削弱了发达经济体,导致滞胀并增加了衰退的威胁。 东欧军事冲突及其后果对西方世界的打击对于资源专制本身来说是适时的,它需要从内部获得新的动力来进行自我保护和民众确认政权的合法性。

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 当所有后苏联时代的问题成倍增加时,我们最终会发生结构性转变。 滞胀在今天已经是事实; 明天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不满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并且已经在西方世界各地发生,这将迫使政府继续关心今天而不考虑明天——并继续推行民粹主义政策和左翼扩张话语,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甚至更大的杠杆作用并加剧经济和社会的失衡。

大宗商品通胀不会很快结束,因为重要的原材料出口国之间存在冲突,并且尚未建立替代的资源进口渠道。 在资源专制国家限制旧能源进口的背景下,新能源明显不足。 这意味着传统能源供应必须重新通畅,这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成本上升和通胀加速。 供应面临成本上升、物流封锁、商品通胀和劳动力短缺的压力。 一个额外的压力正在发生,或者更确切地说,已经在房间里——信贷成本上升和需求潜在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另一种社会政治极的化身,在短期内受益。 在西方世界普遍动荡和社会经济失衡的背景下,在资本主义冲动的初始阶段集中刺激市场的能力可能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故事。 在这一点上,仍然没有对国家注入的严重依赖,没有有意义的供需动态失衡,也没有对进口原材料的意识形态限制。

中国自身的问题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基础设施资本支出过大,威权政治框架长期导致市场和创新效率低下,现在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在于指导性经济管理和线性货币和财政激励措施的可能性。 这是西方国家不再拥有的优势,顺便说一句,中国自己很快就会失去,因为“大政府”的游戏不会成功太久。 它们总是以一件事结束:各种形式和结果的社会和经济崩溃。

结果,西方经济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继续国家扩张和毒瘾治疗以新的剂量,还是开始使经济达到平衡。 当然,这与艰难和不受欢迎的政治决定有关,在全球紧张局势下更加痛苦。 但这正是政客们展示他们真正技能的情况,即有能力说服选民今天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牺牲一些东西。 否则,根本就没有明天。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有一件事得到保证:我们生活在一天之中,没有明天。 简而言之,这就像凯恩斯:从长远来看,我们都会死去。 我想我们以前经历过。

本文观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2019 年 11 月 14 日,在德国汉堡港的一个码头看到集装箱。(Fabian Bimmer/Global Business Week Ahea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