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重磅信号!中共二十大前五个省委书记一天内换人

10月19日,中共同时调整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南、西藏等5省委书记。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该会议决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同时,该会议还研究了其它事项。 目前,中共官场已进入“二十大”前的人事调整期。在中共政治局会议后,大陆多省主官立即进行了调整。 19日中共官媒新华社报导,日前,中共中央决定:许勤任黑龙江省委委员、常委、书记;吴政隆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不再任江苏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易炼红任江西省委书记,刘奇不再任江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此外,张庆伟任湖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不再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许达哲不再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王君正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吴英杰不再任上述职位。 此番调整,刘奇(64岁)、娄勤俭(64岁)、许达哲(65岁)、吴英杰(65岁)都是到龄卸任。此外,内蒙古书记石泰峰(65岁)、广西书记鹿心社(64岁)也将到龄卸任。 香港《星岛日报》引述消息人士的消息称,出身“清华系”的辽宁省长刘宁将高升,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如今,中共政权危机四伏,面临外部巨大压力及内部诸多问题。习近平一直担忧中共内部不满和反习势力借着外部环境的恶化蠢蠢欲动。 在18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上,将“中共百年的所谓‘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稿提请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这个决议外界称为“第三份历史决议”。 时政评论员杨威表示,习近平若想顺利连任,获得各方认可,按理至少需要在这个被称为“历史文件”的《决议》稿中,获得比前任相对更高的评价,才算有了连任的舆论和理论基础。目前透漏的内容,并未看到类似的迹象。 杨威认为,各派可能都没有实力阻止习近平连任,但却不同意拔高评价,或许这是习阵营与各方妥协的结果。这意味着,习近平很可能如愿连任,但其它关键的人事安排甚至有关政策,可能也不得不与各方继续妥协。 杨威表示,面对内外重重危机,中共党内各派唯一的共识应该就是继续保党、保政权,防止因内斗而分崩离析,对外也尽量不能泄漏内部争夺的细节,十九届六中全会还会试图制造和谐的假象。六中全会大致拟好了剧本,各派是否真的都被摆平了,就看是否可能有戏中戏、或者戏外戏了。
相关推荐: 习近平再遭遇政变?

最近,中国“拉闸限电”已演变成一场灾难,江苏、浙江、广东等十多个省区连续被波及,很多地方的工厂不得不停工或放假,更严重的是影响人民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网上泄露出来的福建省发电公文显示,该省电力部门预测10-12月份,也将出现大量电力缺口。 9月27日,国家电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