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情感的尽头是经济

这几天触动很多人的是那条寻子新闻,《亲爱的》里张译原型孙海洋的儿子找到了,但是儿子孙卓说:还要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孙海洋为了儿子不为难,表示不怨恨夺走儿子的那家人。



这个新闻刺激到了大家,纷纷呼吁买卖同罪,因为买家的亲戚就是人贩子,他们还买了另一个孩子,只不过那个孩子符建涛既聪明又念旧,一直等着与亲生父母相认。



我不知道买孩子属于公诉还是自诉案件,希望是公诉,这样不必让孩子陷入道德困境。而且要实刑,不要判三缓三那种。


从阴暗的角度揣测,这样判的话大概率孩子不会再选择在买家家庭生活了,至少给他一段时间就能醒过味来。即使是小孩,也不愿意背负着有刑事案底的父母,影响他今后工作、择偶、面对世人的眼光。


大多数人的利己本性会渐渐超越情感。以孙海洋寻子为例,他的儿子被卖给有两个女儿的山东农村家庭,被姐姐吸血式供养,可以想象平时相当娇宠,孙家后来又有了个儿子。所以当下孙卓的选择是买家,当他再大一点,在孙海洋所在的深圳生活过,长了见识后,心态也许会慢慢变化。当“养父母”老迈需要他反哺时,第二个转折又会出现。



如果买家和亲生父母的经济条件,有一方是碾压式的存在,孩子会相当轻易地做出选择。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买家是固执守旧的农村平民,亲生父母也往往由于多年寻子拖垮了经济,才会变成势均力敌的拉扯。


我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有位网友留言举了国外的一个例子:英国和俄罗斯的家庭互相抱错孩子,结果俩孩子都跑到英国家庭去争宠,原来在俄罗斯的那个回了一趟养父母家,把他们高兴坏了,结果人孩子是去办移民的。



古早伦理剧《错爱一生》里的顾忆罗害死那么多人,包括一直疼爱她的外婆,无非是为了身世之谜不被揭穿,她不想回去当农妇的女儿,她要继续当顾家受尽宠爱的大小姐。



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港台人士回内地寻亲,之前有海外关系是档案中的污点,一开放了好家伙,真亲戚假亲戚全来认亲了,让叫爸爸叫爸爸,让叫爷爷叫爷爷。老剧《无悔追踪》就讽刺了这个现象,剧中有个特务四阎王,逃到了香港,80年代作为归国华侨荣归故里,街里街坊都去凑趣,还请他题字,字写得狗爬似的。



琼瑶的《我是一片云》写过一个这样的故事,烟花女子抛弃了幼女,女儿在大学教授的家庭长大,有疼爱她的父母和哥哥,青梅竹马是建筑师。她生母嫁了富商来认亲,她不肯认,除了痛恨被遗弃之外,和她的养父母家庭非常完美有没有关系呢?如果和亲生母亲走,那家再有钱,也有别的孩子,作为一个闯入者,能得到什么呢?而不认生母,生母照样会照顾她想念她补偿她,养父母只会更疼爱她。


这个女孩有个心理活动是,她男朋友的母亲一直嫌她轻浮,她很不服气,自己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社会地位高于男友的寡母,有什么资格挑剔?当清楚身世后,女孩突然自卑了,原来轻浮是生母遗传的,生母是她的人生污点。



当然这是我作为中年人俗气的理解,可能年轻人不会这么思考,就是喜欢谁就跟着谁。但我觉得儿不嫌家贫,那是儿还是个小小孩的时候,但凡他懂得了攀比,就不好说了。


亲情、爱情,这世上最重要的情感,往往走到最后仍旧是经济。情人分手时计算得失,亲人也是一样的。我搜了一下错换人生那个事件,后续的走向是:前婆婆许敏和养儿媳熊磊依旧在打架,为了江西的房子。又是换锁,又是边打边直播。熊磊父母一边抱着小孩,一边挥舞着菜刀。比任何伦理剧都狗血。



这边郭威的妻子也在直播带货,表现出岁月静好,流量相当大,一条抖音能有几十万的赞。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情没了,钱得有。


我是很相信血缘的力量,那些暂时与“养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需要时间去消化新的亲情。但是,他们的感情天平会慢慢倾斜,不然解释不通为什么那么多被遗弃的孩子长大后执着地寻找亲生父母呢?仅仅是要一个答案吗?


除非“养父母”这边占据强大的经济优势,让他过得特别满足,但是蠢到买孩子的人一般发不了财,他们顶多提供溺爱,可是生身父母失去孩子那么久,有更澎湃的溺爱在等着孩子。



不是钱能解决一切,只有钱是解决不了感情的,只是用钱简化了其他条件:父母更多的关注、更光明的未来、更宽松的环境、更舒适的人际关系等等。


人的本能是要往高处走的,这个高不只是经济上的,包括所有更高阶的文明。看韩剧《仁显皇后的男人》时,我觉得编剧有个设定特别符合人性。男主角是朝鲜古代大官,在当时是人上人,他每次穿越到现代,都要冒着死亡风险,每次都要受重伤,可能真的死掉。


是什么力量让他拼了命也要穿越到现代,当个没有身份证的无业游民呢?恋爱脑会觉得,当然是女主角的爱了。不全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现代社会的诱惑。男主角发现:他可以坐汽车坐飞机用手机,生活变得格外新鲜,享受一切想象不到的科技。不用像古代那样动辄被用刑被处死,受了重伤之后能抢救过来,寿命自然延长了。



所以,即使古代也有深爱他,愿意为他死的女人,也阻挡不了他来到现代的决心。这个理由很合理。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有时候法律、道德解决不了情感,但人性可以。陈可辛是很懂人性的导演,他在电影里给“韩德忠”(原型孙海洋)设置的身份是富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那些买孩子的人意识不到,他们为了防老而买的儿子,无论从血缘上、经济上,都是很难留住的。而亲生的女儿,才是最终给他们养老的人。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情感的尽头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