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申小龙:公元前4世纪,人类语言开启两大分析模式:基于梵文的描写,基于中文的训诂

  • 新闻

中文系16级小陈同学来信:
 
“在语言与文化的课堂上,我们讨论了拼音文字与表意文字的区别,而在讲表意文字的时候,又提到以中国、埃及、苏美尔为代表的自源文明。其以象形文字的表意动机、意象上蕴含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具有示源功能(共同的民族起源记忆、生活方式、知识经验、世界图景、价值观、思维方式)为特点。
 
“我不禁想起在中国古代文明课上,我们曾阅读一篇文献《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吗?》。作者提出,中国文明未曾中断是就三个事实而言:
 
“其一,少数民族入侵虽然带来中原文明的间歇,但并没有导致中原民族主体语言汉语的根本改变或消失;
 
“其二,以传统汉语写成的古典文献绵延不绝,保存至今;
 
“其三,由于传统语言及古典文献的保存,其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得以保存、延续。
 
“作者认为,用这个标准看,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无疑是‘有古而无今’的中断(消失)的文明。

 
“公元前4 世纪下半叶,古埃及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进入希腊化时代。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公元前1 世纪下半叶罗马征服埃及后,埃及古文献在罗马内战中大部被毁。拉丁语的推行更挤压了古埃及语的存在空间。尤其是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帝国官方宗教后,对古埃及语言文化影响重大的多神教受到压制。
 
“公元644 年埃及被新兴的阿拉伯势力征服。居民改用阿拉伯语言,改信伊斯兰教。古文献再次遭到毁坏,最终荡然无存。
 
“语言与文献的消失,使得以语言与文献为载体的传统信仰与价值观念随之消失。伊斯兰教的确立更使得埃及成为穆斯林世界的一部分,古埃及文明遗产所承载的信仰与价值观不复存在。
 
“古埃及文明只是作为历史遗迹存在,与现在的伊斯兰世界的埃及社会已经没有联系。现在的埃及人(专门研究者除外)已对古埃及语言、文献及价值观完全隔膜,茫然不解。

 
“但作者认为,印度的传统文化并未消失,只是不重视历史,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其经典作品《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一直绵延流传,至今仍被印度人视为不可侵犯的圣典,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至于被视为印度独特产物的种姓制度更是至今犹存,实实在在地为人所感知。
 
“作者认为,有人以当今印度人识梵文的人数不多,断言印度文明已经消亡,其实没有多少道理。作为学术工具的梵文,现代人通晓者不多,实属自然之理。”

 
小陈同学说,我们的课堂上提到,生命力是语言存在的一个重要依据。那么,当梵文在现代通晓者不多,生命力逐渐丧失,只能作为学术工具时,它究竟是在走向消亡,还是没有消亡呢?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印度文明,到底中断了没有呢?
 
假设古印度的本土语言消亡了,那么进一步而言,语言与世界观是否有分离的可能?有没有可能在本土语言消亡的情况下,其承载的共同的民族起源记忆、生活方式、知识经验、世界图景、价值观、思维方式可以在另一种语言中得到延续,即印度用英文来示源?

 
小陈同学最后一个问题,答案当然是绝无可能。因为它违背语言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文化结构通约的符号属性和基本原则。人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复杂的,但这一条基本原则概括了最基本的事实。

至于印度文明是否消亡,我们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看,古印度文明当然是消亡了。当我们谈论一种语言的生命力的时候,我们谈的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而不是有限的“学术工具”之用。
 
下面我们就梵语谈几点看法:
 
1. 梵语已经是活化石,而汉语源远流长
 
印度的语言状况非常复杂:
 
印地语是现在的官方语言,但只有30%人口使用,在北印度通行。
 
英语在印度曾经是官方语言,1965年终止官方语言地位。但它是唯一的全国通用语言,在政治和商业交往场合占据着统治地位。城市里的人一般都能听得懂。
 
印度航空的飞机上用两种语言广播:先是印地语,后是英语。
 
印度有21种少数民族官方语言。每个邦都有自己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一套书写系统,有自己的文学宝库。
 
印度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

 
梵语是现今印度国家法定的22种官方语言之一,但它不是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据2001年的统计,只有1.4万人掌握该语言,是印度官方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
 
小陈同学的问题:现代人通晓梵文的极少,梵语的生命力逐渐丧失,当它只能作为学术工具时,它究竟是在走向消亡,还是没有消亡呢?答案是:作为一种语言,梵语和拉丁文一样,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活化石。它事实上已经消亡了。
 
它的消亡过程,公元前五世纪就已经开始。那时梵文已不再作为日常生活的交际手段,而只是一种精神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工具。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梵语和古汉语不可同日而语。
 
第一,公元前五世纪,梵语已经失去了日常交流功能,而汉语正活跃在春秋战国的日常交流中。我们今天看到的《春秋左氏传》等上古汉语文献,正反映了当时的日常语言。
 
第二,古代汉语的整个体系(语音、词汇、语法、文字)都在历史演变中完整发展到了当代。从古代汉语到当代汉语,汉语不仅源远流长,而且生机勃勃,日益壮大。
 
第三,即使是文言文,今天依然活跃在中国的语言生活中其深度和广度,梵语望尘莫及。
 
同样,古印度文明也已经消失。而现在的印度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繁杂。印度诗人泰戈尔对此直言不讳:
 
“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


2.梵语文献是人类语言研究最早的文献
 
梵语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

对梵语语法的研究,是印欧语系比较语言学的基础。
 
追溯人类语言研究的历史,我们看到最早的文献是公元前12001500年古印度的梵文典籍《吠陀》(Veda)。

这是印度婆罗门教最古的经典,直到今天仍是印度教尊奉的圣经。

 
《吠陀》最古老的部分是《梨俱吠陀》(Rig-Veda),其内容是1028篇歌颂神灵的抒情诗和祈祷文。
 
《梨俱吠陀》具有浓烈的哲学色彩。它认为山川万物都有神灵。物体有生死兴衰,神灵却可以在一个物体终结后借助新的物体“转生”,所以神灵不败,永恒存在。
 
《梨俱吠陀》又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它的诗篇采用了各种不同的韵律。它的词汇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力。

它无疑是古印度文学传统的代表,也是婆罗门教徒和诗人、学者共同使用的书面文学语言。 

 
3. 宗教的神圣性和梵语的言文矛盾催生印欧语语法研究                

作为一种圣诗,为了维护其宗教感召力,《梨俱吠陀》在它一代一代口耳传承中,对每一个诗行、每一个音节乃至音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准确无误。
 
然而,随着民间口语的不断发展,《吠陀》的古典语言形式和颂诗者的民间口语形式即柏拉克里特语,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
 
为了保持经典语言发音的准确性,使其免受柏拉克里特语的影响,实现梵语的规范化,准确传授经典成了一项语言学工程——专门分析和研究经典语言,努力揭示圣歌的语言规律。
 
印度古典的语文研究就是在对《吠陀》语言的分析解释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布龙菲尔德指出,在印度古典语文研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写了许多关于语言形式的规则和表格来描写纯正的言语,那就是所谓梵语(Sanskrit)。随即,他们作出了一套关于语法和词汇的系统分类法。这项工作一定做了好几代,才能编出那部流传至今的最早的著作――《波尼尼语法》。”
 
这就是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印度语文学家波尼尼(Pānini)的《波尼尼经》。

 
4.梵语丰富的形态变化为语法分析的精密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波尼尼经》又称《梵语语法》,是古印度梵语语法的集大成之作。

这部著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解经传经的实用性和经验主义的描写性。它极其详尽地描写了梵语词汇的屈折变化、派生形式、合成规则,描写了每一种句法的实际运用。
 
它由3996条语法规则组成。为了方便口头传授和记忆,这些规则都用韵文的形式写成。全书详尽地描写了梵语的语音、形态变化、构词和句法,分成八个章节,又称《八章书》。它的体系之严密,描写之精细,令后来发现此书的欧洲人惊叹不已。
 
欧洲语言学者盛赞《波尼尼经》“把这一切叙述得这样详细和全面,在任何一种别的语言的语法中,未必就能找到比它更加详尽的说明。……是任何语言(不论死语言或活语言)的语法当中一部最全面的语法。”(威廉汤姆逊《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

 
研究之精细,显然是由于印度人视梵语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语言,在对梵语的描写中贯彻了极其严格、谨慎的经验主义态度。
 
我们可以说,正是宗教的神圣性推动了梵语语法的研究,使其成为一门精密的语言科学;而梵语本身丰富的形态变化为这种细致的分析范式的运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同时,正如布龙菲尔德所说,《波尼尼经》对梵语的完善的描写反过来也使梵语最终“成为所有信奉婆罗门教的印度人的官方语言和文学语言。远在它不再是任何人的本族语之后,它还一直是一切学术或宗教论著的人为交际工具(就好像古典拉丁语在欧洲那样)。”

 
5.波尼尼的梵语语法学领先欧洲20个世纪
 
乍一听这个说法“耸人听闻”,然而19世纪末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威廉·汤姆逊告诉我们,正是在波尼尼的梵语语法著作中,语言科学达到它的发展的最高峰。而“欧洲语言科学直到19世纪才达到了那样的高度,而且即便如此,欧洲人也还多是从印度人那里学来的。
 
英国语言学家罗宾斯指出:

在某些重要方面,如果不借鉴欧洲以外地区的语言学成果,特别是古印度语言学家关于梵语语法和语音学的研究,就很难相信欧洲的语言学会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

“……事实上,在语音学和音韵学的很多理论方面以及语法分析的某些方面,欧洲的学术成就明显地不如古印度人。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认为《波尼尼经》的出现结束了西方印欧语研究“摇摇晃晃的学步阶段”。“尽管这本语法书只是对一种语言的详细描写,可是它包含了我们这个时代才能做出的关于语音和词素的全面设想。
 
对波尼尼本人的记载,最早见于我国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玄奘说他在健驮罗国曾来到制《声明论》波你尼仙本生处,即现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附近。
 
玄奘说的《声明论》,就是《波尼尼经》——一本领先欧洲20个世纪的梵语语法书。

 
而在波尼尼的时代,中国为适应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清除春秋时代文化变革、整合、维新的巨大语文障碍,正以语言的清理条梳和现代阐释为先声,开始面向经典的深入的语义研究。
 
由此诞生了基于中文特点,迥异于梵文分析模式的中文分析模式——

训诂。


 
 

纳闻 | 真实新闻时事动态:申小龙:公元前4世纪,人类语言开启两大分析模式:基于梵文的描写,基于中文的训诂
相关推荐: 一颗花生,UP主拍了136天

你见过花生是如何诞生的吗? 最近,UP主 @时五六 花了136天,用延时摄影拍下了一粒花生的一生。 视频画面很简单,只是一个玻璃器皿和一粒生长的花生。 但在看完后,不少网友竟被深深地感动。视频的开头很平常。UP主用镊子夹着一粒花生,将它埋进了土里。 然后用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