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疫情下比利时遭遇“如厕难” 不少民众当街小便

在欧洲许多地方,在公共场合小便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疫情封锁措施加剧了这一现象。为打击随地小便行为,比利时的许多城市绞尽了脑汁。

著名的“撒尿小孩”青铜像小于连(Manneken Pis)自豪地站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的步行区,它是布鲁塞尔的地标性建筑,现在他不孤单了:由于饭店、旅馆、百货商店和图书馆的厕所在疫情期间都关闭了,许多比利时人只能在门口或车道上“放松自己”。难闻的气味在城市中飘散开来,市政当局正在绞尽脑汁、尝试各种对策来应对此事。

疫情下比利时遭遇“如厕难” 不少民众当街小便

德国每日新闻网报道,布鲁塞尔市中心只有14个公厕和约29个相距很远的小便池。这也是其他很多欧洲城市面临的窘境。按照国际标准,欧洲的公厕设施严重不足,并且男女厕所比例严重失衡。

“我们只能在户外小便”

虽然把“内急”问题拿到桌面上公开讨论不太雅观,但在布鲁塞尔市中心,人们对此不再避讳并怨声载道。“几乎没有女性公共厕所。现在我们甚至不能去咖啡馆上厕所了。我已避免饮酒了!”布鲁塞尔市民汉奇(Bahriye Hanci)表示,在她去过的很多国家,即使在最小的街区也有公厕,“但欧洲的中心却没有”。

学生里德(Laura de Ridder)也呼吁建造更多免费公厕:“随地小便在布鲁塞尔确实是一个问题。有许多厕所可供男性使用,但却没有女厕所。因此,我们只能在户外小便。”她坦言。

餐馆开放厕所有补贴

为解决“如厕难”问题,负责公共清洁和绿地的市议员杰拉布(Zoubida Jellab)将“公厕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她在为布鲁塞尔的厕所设施筹集预算资金:“我们需要为女性或行动不便的人提供厕所。”现在布鲁塞尔计划把一些小便器改造成厕所,并将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放置更多的移动公厕。此外,布鲁塞尔还发起了一项特别倡议:如果餐馆愿意开放厕所,将得到1000欧元补贴。

博斯曼(Jean-Philippe Bosman)在中世纪的老城区经营一家名为“Le Roy d‘Espagne”的餐厅,现在餐厅的厕所已对客人开放。政府的补贴被用在了清洁工、肥皂、卫生纸、电费和通风风扇上,这是出于疫情防护的需要。博斯曼表示,所投入的成本不止1000欧,“但人们有权上厕所,所以我们积极响应。现在有很多老年人偷偷摸摸四处寻找,在去停车场的路上解决‘内急’问题。”

设置引导标识,比罚款有效?

在根特市,设置引导标识正被用作对抗在公共场合随地小便的一种新型有效武器,这种被称作“Nudging”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巧妙的推动力,促进公众做出期望中的决定。

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哥德堡的垃圾箱周边区域放置脚印图标,可以使街道上的垃圾量减少46%。脚印图标使公众更容易找到垃圾箱,同时作为一个信号,触发所需的行为。

为进行研究,塞利斯在根特复制了这个实验:许多学生会在Vlasmarkt附近的夜生活区聚会喝酒,塞利斯在附近喷涂了指引向小便池的脚印图标。实验取得了成功,随地小便的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当地面图标同时标注到达厕所所需的时间时,效果更加明显:随地小便的数量减少了72.31%。研究同时表明,罚款措施的效果有限。

疫情下比利时遭遇“如厕难” 不少民众当街小便

要么挖洞埋起来,要么装袋带走

遭难的不仅是城市,旅行限制和宵禁措施也把人们吸引到了大自然中。马雷查尔(Koen Maréchal)是比利时岸的森林管理员。让他感到恼火的是,在森林和沙丘中大小便的人越来越多。“与新冠疫情之前相比,森林里的卫生纸和粪便越来越多,到处都是。”这很“辣眼睛”。

此外,这也扰乱了自然的平衡。“一些人类无法闻到的自然气味,对于动物很重要,但现在这些气味完全被人类粪便的气味覆盖并扰乱了。因此我要呼吁人们注意规则,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具体来说,这意味着:要么挖洞埋起来,要么把粪便装在袋子里带走,就像现在常见的宠物粪便袋一样。”

在布鲁塞尔,除了“撒尿小孩”雕像,还有一个“小便女孩”(Jeanneke Pis)和一只撒尿狗雕像(Zinneke Pis)。如今比利时人在公共场所解决“内急”的现象让它们显得不再孤单,不过,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人们也希望这些雕像再次回到孤单。

纳闻 | 真实新闻时事动态:疫情下比利时遭遇“如厕难” 不少民众当街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