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病毒往事》爆红网络 中国宣传、智囊机构加入舆论战

  • 新闻
习近平面临生死抉择?几封公开信现惊人共同点

近一段时期以来,与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相关的几封公开信,在网络流传,并在海外中文圈热传,这几封公开信的署名分别是任志强、习明泽、习远平和邓朴方。 其实,这几封公开信除了任志强的公开信被证实是其本人所写——任志强也因此遭到关押整肃,其余几封应该都是伪作。原因何在…

 

近日,中国官媒新华社在推特上发布短视频《病毒往事》,指责美国防疫不力,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热播。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学术机构也开始密集发力,加大了对所谓攻击中国舆论的反击。这是否是中国政府又一轮大外宣的新型组合拳?

《病毒往事》的视频是新华社4月30日通过其英文推特账号和Youtube、脸书等社交媒体发布的,结果获得了异乎寻常的追捧。到截稿时为止,这一视频在推特获得了超过2万5千次转发,近5万次点赞;在Youtube上收获了160万次点看,和超过1万6千条留言。

视频只有1分45秒长,画面简单,是一个代表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和一个代表中国的带着口罩的兵马俑形象在作英文对话。主要内容是,从去年12月到今年4月,中国及早发现并报告了病毒,而美方防疫不力,造成新冠病毒在美国大流行。

《病毒往事》爆红网络 中国宣传、智囊机构加入舆论战

从视频下方的留言可以看出,有不少英文读者认可视频的观点和形式,认为美方只知道责备中国;同时有中文作者点赞说,中国学会了用对方的语言讲故事,终于有点像样的外宣了。但也有人指出,这明显就是政治宣传,中国很早就知道了病毒流行的事实,却拖到1月底才展开防疫行动。

作为一个宣传视频,《病毒往事》的高关注度意味着其成功的效果。这个视频推出的前后,中国学术界也在密集地发出信号,为中国的立场辩护。

在《病毒往事》视频上线的前一天,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了 “全球疫情背景下的国际舆论与大国关系”线上论坛。参会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卡特中心、外交学院等机构的八位专家学者。

《新京报》在报道这次会议时定调说,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面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尊重事实、团结协作。

这似乎是为了弥合中国与其它国家在疫情上的矛盾。但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教授在发言时,批评了美国政府:

“美国(对中国)的问责和索赔,这到底是什么政治目的,就不用我多说了,就是把中国变成替罪羊,转移视线,颠倒是非,浑水摸鱼。并且,索赔和问责会对中国的名誉造成无法估量损失。”

虽然刘亚伟是美方专家,但他的立场正符合了近来中国官方机构在对外宣传时的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两周前刊发了一篇文章,题为《着力提升因应外部对华舆论攻击能力》,其中专门提到,为了打赢对外疫情舆论战,“要鼓励动员企业、组织、智库专家学者以及对华友好的境外专家学者在境外传播平台发声、撰文等。”

这篇文章还提到要增强微信、抖音等社媒平台与推特、Youtube等传播平台的抗衡力。确实,中国政府的一些机构和官员、还有官媒近来在推特上特别活跃,应对外界的批评,推广中国的观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去年10月在推特上开通了私人帐号,到今天截稿时为止,已经收获了近42万个推友粉丝。而因为把疫情甩锅给中国的另一位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上推10年,已经有超过60万个粉丝。这两位发言人几乎每天都在用推特发布有关中国疫情的消息,或指责美方的立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告诉本台,他也注意到近来美中两国在新冠疫情的问题上产生的舆论战。他分析说,“无论公共外交,还是叫宣传,关键不是手段和形式,而是传播的内容。当今世界,所有国家进行信息传播,或公共外交,或宣传,使用的方式是几乎是一样的。但效果不同,核心在于传播的内容。”

他暗示,中国大外宣的内容未必会吸引西方受众的注意力。

一直紧密关注美中舆论战的美国人权机构“公民力量”创始人杨建利博士认为,中国近来加强大外宣,但对西方的受众并没有什么效果。

“一般美国人看新闻,看自己喜欢的一个报纸就足够了,比如《华盛顿邮报》、CNN,或者福克斯新闻台,看一看就足够了,他根本没时间来看中国大外宣的东西,所以它的影响是很小的。”

他指出,大外宣主要针对在外国的华人,“这些人摄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微信,因为微信对个人而言非常方便;而中国(政府)又用这些人的反应拿回国去做内宣,去洗脑中国人。”

他进一步分析说,虽然大外宣效果有限,但多年来中国政府在这上面不断加码,背后的一个动力是其中很多主事者可以借这个渠道分钱、洗钱。

纳闻 | 真实新闻与评述:《病毒往事》爆红网络 中国宣传、智囊机构加入舆论战
别忘这个大炸弹!全球通胀恐“报复式反弹”

外国传媒报道,即使是疾病、死亡,以及经济创伤同时困扰着全世界,也无法平息一些关于通胀可能“报复式反弹”的声音。 中共病毒危机已经导致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亿人的生计受到影响,这促使决策者们担心上世纪“大萧条”时期的恶性通缩可能重演。不过,包括英伦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