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多个城市财政“暴雷”,受到舆论关注。据兰州市披露的上调城市公交票价的文件中显示,这个甘肃省会城市运营的公交系统已“陷入长期亏损、难以为继的困境”。
据微信公众号“兰州日报”消息,兰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8月25日发布《兰州市城市公交票价调整事项风险评估公示》(简称《风险评估公示》)。
根据《风险评估公示》介绍,兰州市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持续增加,加之燃料、汽车配件价格逐年上涨,人员成本增加,兰州市城市公交运营已陷入长期亏损、难以为继的困境。
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拟启动兰州市城市公交票价调整程序。
据澎湃新闻报道,兰州市发改委网站此前已公布了将于9月8日上午9时30分召开兰州市城市公交票价调整听证会的消息。
兰州市发改委公布的兰州公交集团2020-2022年三年运营成本数据(由于2022年为疫情时期,故采用2019-2021年期间数据)为:经审核,兰州公交集团2020-2022年三年平均实际运营总成本为129,730.46万元,完全单位运营成本为2.13元/人次。冲减财政补贴及其他收入后的定价运营成本为87,535.55万元,单位定价运营成本为1.44元/人次。
尽管这次兰州公交听证会邀请了10名“消费者”参加,但兰州新区公交票价则已明确将于9月起正式涨价。
城市公交系统涉及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铁、轻轨、高速铁路等交通方式。中共官方声称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2021年10月26日,甘肃省兰州市的警察在高速公路入口处检查车辆。兰州持续的防疫管控,影响了当地的民生和经济发展。(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保定市财政困难 公交车运营不足四分之一
近年来,中国多地曝出财政困难,引发公交车停运、司机停薪事件。就在上个月,拥有上千万人口的河北省保定市多条公交线路停运事件一度登上热搜,引起舆论关注。
据央广网7月12日报道,经过保定实地走访发现,不仅部分公交线路停运,市民要绕远坐车,正在运营的公交车次也大幅减少,市民等车时间延长。
在保定市火车站东广场公交站,央广记者粗略统计共有24条公交线路,其中12条停运,正在运营的公交车也拉长了发车时间间隔。
据报道,去年11月,保定市公交公司曾发公告称,受疫情持续反复影响,市公交公司经营举步维艰。为了缓解经营压力,公交公司于11月15日起临时停运了8条线路。
公交公司当时表示,公交客流持续下滑,客运收入断崖式下降,成本居高不下,经营资金几度断档,只能采取融资、拖欠费用等方式勉强维持,且融资资金已所剩无几。目前,近900台公交车辆已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被迫全部退出营运。
经济持续下行 中共财政陷困境
近年来,中共当局曾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勒紧腰带”,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并称这是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而对于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北京曾多次表态“谁家的孩子谁抱”。
作为债务率较高的西南省会城市,云南昆明的城投债问题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近日,昆明市国资委旗下的两家城投公司传出“爆雷”,引发市场震荡。
据财新网报道,疫情三年来,昆明地方财力受严重冲击,尤其是土地市场遇冷导致卖地收入断崖式下降,削弱政府偿债能力。
根据中共地方政府年度预算报告,中国各省份2022年仅在疫情防控方面,至少花费了3,520亿元人民币。雪上加霜的是,中央为刺激经济而实施减税政策,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此外,中央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打压造成了席卷全国的房地产危机,这也打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土地销售有关的收入通常占地方政府收入的30%以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2月份估算,中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总额暴涨,已从去年的57万亿增加至66万亿元人民币,约9.5万亿美元,至少占中国总债务的一半。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 “长期亏损难以为继” 兰州公交运营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