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从华到洋又从洋入华:我在加拿大做旗袍

  • 新闻

自古以来,服饰在历史和文化上都占有重要一席,见证不同民族和朝代更迭兴衰。早在上世纪二 十年代出现,风摩上海和香港等地多年的旗袍,也可算是华人最标志性的服装之一。时移世易, 现今已无人把旗袍当作常服;出走国外,更是只会在特殊场合如宴会、各种典礼等才能看到它的 踪影,遑论制作旗袍的专门店面。而在众多华人移居落脚的多伦多,就有两个人,在过去二十多 个寒暑里,默默为这里越来越庞大的华人人口,一手一脚缝制那一件又一件独一无二的衣裙。

在加拿大万锦市一座平平无奇的大宅里,宋师傅正在地下室改造而成的工场中埋头为客人的订单赶工。 只见师傅手里的针线有如灵蛇,一针一线缝在下摆衩位边上分毫不差。他的太太Connie,也正有条不紊地整理衣料,又预先准备好滚边和上领等工序所需要的布条,两人分工有序,这些年来也合作无间。

宋师傅的太太Connie正在整理衣料 ( 歪脑 / 伟恒 )

宋师傅全名宋文震,家中自祖辈已是裁缝世家。父亲早年从上海移居至香港,凭藉一双巧手闯出 一片天,在浅水湾酒店开起裁缝店,当时不少达官名人都是宋父的常客。即便是其后宋父仙游、 裁缝店搬至市区成为工场,店内仍有不同的师傅专责各项制衣、改衣的工序,他笑言自己当时只 是少爷兵,并未需要亲手造衫。

据港府统计局数据,香港1990年代的移民潮在八九年中国的六四事件前后,香港面临主权移交的数 年间达到高峰:1990至1994年,共有约30万人移民外地。这是自英属香港于1946年脱离日治,获得重光后,至2020年港区《国安法》颁布后近年出现的新一波移民潮前,香港最多人移民的时段。

1972年香港一条街上的裁缝店 ( AFP / GEORGES BENDRIHEM )

随着香港政权交替所带来的各种不明朗因素,宋文震在1990 年代选择重复父亲的脚步,携同妻儿远渡重洋,在异乡重新开展生活。

人在异地,一切也来之不易。从前不用亲身上阵的宋文震,要重新拾起针线学习。加之缺乏人脉, 移民初期只能在改衣工场帮工,一件成品的收入不多。幸而,默默的努力终于得到贵人赏识,宋文震才真正开展了订造衣衫的事业。宋文震深知西装竞争大,便选择专门订造旗袍。从香港做到加拿 大、接触的客户从洋人变为同声同气的华人社区,从制作西服至订制旗袍,宋文震的职业生涯短期内又迎来了重大的变化。

宋师傅和Connie ( 歪脑 / 伟恒 )

身份从华到洋,手艺却从洋入华,宋师傅道,整个经营手法的变化,最难适应。“来到加拿大,只有我们两个人,已不能像以前有员工般包揽一切工作。而且我们以前正式造旗袍的实战也不多,一步一步走来真的不容易。”而制作上的改变,也让两口子头痛不已。首先,西装与旗袍的制作工序已是截然不同,旗袍讲究贴身剪裁,但同时又要预留空间,让客人穿的舒适;宋师傅回忆道,当时自己慢慢摸索,还是用了好一些时间才掌握到其中的奥妙。

而且,从前制作男士日常西装,着眼点之一就是笔直的线条。但在加拿大有意造旗袍的,十之八 九都是个子娇小的东方女性;这时候旗袍更需要凸显女性的曲线美;同时,裙衩、襟形、配色、 花纽的配搭等等,要注意的小细节数之不尽;加上客人都是为了宴会或节日等特定原因订制衣服,如何令穿着者让人眼前一亮,布料该如何选择才不失礼场合,这种种的美学角度都是从前造西 装时较少重视的部分。Connie就笑称,从没想过年少时婆婆教下,制作花纽的密技,会成了自己 日后谋生的重要工具。

花纽 ( 歪脑 / 伟恒 )

而因为华裔裁缝在以前的多伦多尚属罕有,宋文震就凭着扎实的功底和技巧,加上Connie事事细 心打点,二人的手艺也逐渐成熟,这小小的品牌一步一脚印,渐渐赚到了口碑,高峰时期接上每 月近二十张订单,宋文震也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宋师傅。作为家业,这各式各样的旗袍与宋师 傅走过大半人生,陪伴他抱得美人归,也支撑起整个家庭的重量。不过裁缝这一门手艺,他却不 曾要求下一代承接。他坦言,作为父母并不希望儿子走上自己的路:“造旗袍也要讲求时势,像我 们60年代,那时香港刚起步,各种的需求都有很多,聘请再多的学徒,也是做得没有休息的时间; 也不能说挑工作。一件还没做完,师傅又给第二件了,手艺就是这样锻炼出来。可现在在加拿大, 一年才有两三件,没有机会学习,就算学懂了,你也得养家,这也糊不了口的。 ”

做旗袍不能糊口,归根究柢与其人工成本有关。宋师傅指,做旗袍不难,做一件好旗袍却包含各 样学问。就如衩位开得多高、多阔,也影响整件旗袍的线条和观感;花纽的用色、花样要如何配搭 ,才能历久不衰,也需要细心设计。光是几次试身,加上这期间的多项工序,所花的心血实在不是区区一千几百元可以抵消。

而主流社会的审美已与旧时不同,速食文化所带起,讲求快与方便的衣着需求、也与讲求精细、度身订制的旗袍大相径庭,社会对裁缝的需求越来越少,Connie认为, 包括二人在内,现今尚在加拿大而又熟知传统手工的裁缝,可能已是最后一代:“比如在台湾、上海、北京等,仍有很多店铺,客源也丰富。可是多伦多的华人,我猜也就六、七十万,客源少那自然就没有人愿意进来这个行业。有哪个年轻人愿意跟着传统这样去做呢?我猜我们就差不多是 结尾了。”

当初辛辛苦苦,一针一线捱大的两个儿子,也闯出一番事业。大儿子Alfred在航空业大展拳脚之 余、也圆了自己的电影梦,将父母事业和家里的故事,制作成电影《双缝》,这部片更曾在香港和 加拿大这两个“家”公映。而小儿子也在设计行业中站稳了脚。打拼了大半人生,两人目前已不求名、更不求利,闲时接接单权当打发时间,也是对欣赏自己手艺的客人的一种尊重。

而对Connie而言,制作旗袍也带给她一份使命感。虽然口里说着并不看好旗袍的未来发展,但每 当有新的订单,还是闲时做做新产品自娱,她都会努力寻求在传统中加入现代元素,希望打破传 统服饰只能在特定场合穿着的观念。例如,她曾尝试把旗袍改造成可以配搭牛仔裤的上衣,让旗袍也能成为日常服装。而当客人有特定要求时,两人也会力求突破和创新,数年前就曾有小提琴家希望穿上旗袍表演,但衣领有碍演奏,於是宋师傅绞尽脑汁,将衣领改成可拆式,便能瞬间拆下领子演奏之余,也不失优雅。

Connie认为,很多人都有错觉以为,只有又高又瘦的女性才适合穿着旗袍,而其实只要懂得变通,在裁剪还有布料款式的选择上多花心思,任何身形的女性也能穿出个人魅力;而这带有古典美、同时又和蔼亲人的个性,也都是旗袍引人入胜之处。

Connie谈论对旗袍制作的看法( 歪脑 / 伟恒 )

然而,尽管Connie有心改造旗袍,两人也坦言,由于本来是裁缝出身的制衣师傅在多伦多颇为罕 有,且多年来都只是尽心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未曾有过与国内外其他师傅交流心得或意见的想法 ,也没有太大的宏愿要保育文化云云。但只要是有求,他们就尽量回应。正如此前就有粤剧团希 望Connie传授制作花纽的技巧,也曾有修读时装设计的年轻人,专程到他们的工作室偷师,希望 把旗袍的蕴味传承;Connie也是知无不言,倾囊相授。

以前总是赶着起货,只懂埋头苦干,现在 清闲了,反而教育的冲劲更多了,想做的也多得很。但我们的能力有限,距离退休也不远了,也是 希望能教多少就多少。

而对於所谓传统,宋师傅和Connie其实认为,并不一定要严格死守,反而变通才能更为长久。“旗袍也是由阔袍大袖的旗服演化出来的,当代的人有什么需要,衣裳自当会有相应的改变,将来也 会如此。如何把那种特色和味道融入当中,才是真正的课题。”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 从华到洋又从洋入华:我在加拿大做旗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