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中国官媒:别做“老奴”了!“万柳少爷”不需要你

互联网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15分钟”。

近日,没有营销,没有明星,一位素人顶流横空出世。

话题阅读量4.6亿,24小时怒涨165万粉丝,评论区一夜梦回大清,一些网友甘愿为其俯首称臣,自称“老奴”。

他就是“万柳书院少爷”。

一、“他那么有钱,一定很单纯善良吧”

万柳书院一直是个让人充满遐想的地方,因为最高拍出36万一平的房价。这个位于北京海淀的高档小区,不但坐拥最顶级的教育资源,还有极其优质的居住环境,据说小区地库装修得比很多人的精装房还要好。

图源:微博用户

去年一次法拍中,万柳书院中一处300平米的房子曾经以“36万/平方米”的天价成交。

定位居住在“万柳书院”的博主,很快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视频背景里那副高糊的画作,也被网友鉴定为齐白石真迹,价值4.2亿。

这种一个字不提富,却处处露富的真实案例,带来一种全新震撼,好奇的人们蜂拥而至。该账号一夜之间涨了160多万粉丝,一段21秒的跨年夜烟花视频,就收获了68万的点赞量。

“羡慕嫉妒恨”已经说倦了,这届网友直接一个滑跪——开始将博主称为“少爷”“喻少”,而自称“老奴”“贱婢”“丫鬟”。

有人嘘寒问暖;有人想服侍少爷;有人说要做他家的狗;还有人上来啥也不说,先欠了少爷一对龙凤胎……

原本到这里,网友们或许还只是在玩梗或自嘲。但是,当有痴心少女献上致“喻少”的手写告白小作文时,事情开始不对劲了。

这些和“少爷”素未谋面的网友,仅凭借寥寥数语,就推断出他家教好、有修养、温柔又帅气,仿佛具备了一切人类所应具备的美好品质。

曾经,人们还习惯于带着“杀人放火金腰带”的朴素思维,去审视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和豪门子弟一起爆火的,是关于他家族的丑闻扒皮帖。

当女嘉宾在相亲节目上公开表示:“我宁愿坐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坐在单车上笑。”时,人们会给她扣上“拜金女”的帽子,连同节目也遭遇整改。

看到名导儿子在父亲面前单膝跪地吃饭,人们的反应是一顿狂嘲:什么年代了,你家这等级尊卑像还活在封建社会。

但如今,一个个“富家少爷”出现后,部分人已经能运用超凡的想象力,迅速按照玛丽苏小说补完人设与剧情。

在美化富人的滤镜下,颜值、气质、能力与人品,仿佛所有美好的品质都是财富的衍生品。

这种恶俗的价值观,古已有之,譬如“穷生极恶、富长良心”之类的俗语。可是古人受社会与时代限制,用朴素粗暴的经验论视角观察总结现象,尚情有可原。2023年还能主动自觉为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富人,送上双膝自称“老奴”,就让人觉得过于肉麻了。

二、“少爷”身份背后的生意经

注意力是一种稀缺品,在人与人之间争夺,在事与事之间流动。但现实是,神化富人和矮化自我,一并成全了“少爷”们的流量生意。

“万柳少爷”火了之后,某网红博主找到了另一位家住万柳书院的“16少”,接连拍摄了数个视频,点赞量都已突破百万,视频中也出现了广告合作的身影。

凭借万柳书院的热度加持,这名“2.0版万柳少爷”,在短短几天就收获了百万粉丝。他趁热打铁开始直播,刚开播7分钟便收到价值20万的打赏礼物,评论区里的“老奴”们虽迟但到。

钱能带来流量,流量又能生钱。也难怪,近半年来,“有钱人”俨然成为了互联网的爆款人设,突然蹿红的富太、富少、大小姐不要太多。不管是真有钱还是假富人,都不想错过这个创(kai)业(油)的机会。

各种实业公司家的少当家接管生意、成为网红。

去年9月,某两位服装业巨头的子女高调订婚,其后上传情侣日常,为大家脑补的晋江爱情故事增添细节,品牌省了相当可观的一笔宣推费用。

半个月前,某富太直播带货,身价几十亿的她在直播过程对其所卖的9.9元商品一脸嫌弃,拒绝试吃,被人指责态度傲慢。尽管如此,其首场直播的销售额还是突破了3亿元。

与此同时,在更加势利的娱乐圈,“富家女”“富家子”的标签也给艺人带来了更多的营销话题和流量红利。曾经被群嘲的名导儿子就凭借“良好的家教”,风评一夜逆转,从“资源咖”一跃成为了“天真笨蛋小少爷”。

马克·吐温在《百万英镑》中所描述的,手持百万英镑支票的人没有花一分钱却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现在,互联网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有钱人”,靠着所谓的“有钱”标签,正在抢夺舆论的注意力。

三、有人比“万柳少爷”更需要你

诚然,网友们向“少爷”自称“老奴”,有玩梗、口嗨、阴阳怪气的意味在里面,绝大多数人还是一笑而过,不会入戏太深。

但玩梗可以轻松,不能“清朝”。

热衷于区分穷富贵贱,绝非健康心态、正常行为。“老奴”虽有调侃意味,但也应引起深思;“奴性”一旦养成,会侵蚀整个社会的志气和清气,对这类现象,应该警醒。

富有不是错,好奇富豪生活也是人类八卦的本能。但对富人过于宽容,本身就是对普通人与穷人的轻视,更是一种不公。它会导致注意力、话语权,这些重要隐性资源,和金钱一起,流向本就不缺的人。

与“老奴文学”相比,“平凡叙事”才更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那些一直牵马执鞭的人,那些从早到晚引车卖浆的人,脚踏实地、努力生活,才是家庭的中坚,社会的基石。

一句评论区的调侃,并非轻如鸿毛,它有自己的力量与价值。与其在“少爷小姐”的评论区争抢着当“老奴”,不妨把它们聚焦于更有意义的公共议题,创造更深刻的公共价值。

看看身边的世界吧,医务人员正在一线奋战、快递小哥在城市里奔忙,父母们正在忙前忙后准备过年……不卑不亢、认真生活、努力经营。这些普通人一年的花费,也许抵不上“万柳少爷”们一顿饭钱,但正是这些持久不息的努力,汇聚成温暖我们的万家灯火。

再退一步讲,家中父母在,怎好意思对别人自称“老奴”?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 中国官媒:别做“老奴”了!“万柳少爷”不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