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记忆不容篡改:放开是因为防不住,不是因为谁的鼓吹

这一周来,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有些人感染后症状还挺难受。与此同时,医院的发热门诊出现排长队现象,医疗资源非常吃紧,还有一些人的亲人疑似感染后去世。

对于有亲人去世的,我理解他们必定很痛苦,也觉得非常惋惜。

但我不太理解的是,很多人面对目前的困难,开始埋怨、咒骂“放开派”了(即“躺匪”),甚至将”放开派”称为“杀人犯”,比如下面截图的:

目前确实很难,
但把责任归到“放开派”,这个逻辑非常奇怪,因为中国之所以会放开,原因是防不住了,不是因为“躺匪”或者谁的鼓吹。如果说一定要硬着头皮继续防下去,那代价根本不可承受。

记忆不容篡改。如果说12月7日的“新十条”标志着中国正式放开,那么此前的疫情是什么情况?

我们可以看一下年内的疫情新增曲线。大家可以看到,9月、10月似乎还处于“低谷”,但这是错觉,实际上在8月下旬数据就猛增了,比如图上8月18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是559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是2201例,这个数据已经非常可怕!

从8月下旬开始,全国的疫情已经朝着那个不可控制的方向滑去了!

再看下图,这是11月26日全国疫情新增地图——注意,此时离“新十条”发布还有十天,北京、广州、重庆、石家庄四个大城市当日疫情规模已经极其庞大,现实来说已经没有都清零的可能。

有些人以为5月的上海能清零,那么其他的城市也能清零,但是,上海是全国饱和支援2个月才控制住的,而且付出了几乎不可承受的代价,这种情况能在其它城市再演一遍吗?

不管你是鼓吹放开,还是呼吁继续清零,在疫情演化的这种大势面前,都没有任何影响。病毒听不懂人话。

没法清零的意思就是防不住的意思,防不住了就是病毒会继续扩散。”新十条“不过是承认现实而已,如果不承认现实硬扛就会付出更大代价。

某些人说“如果防疫政策能在春节后调整““如果能等到特效药研发成功再调整”之类的假设,完全是一厢情愿,你问下病毒愿意停下来等你吗?

还有一类瞎想是“假如我们怎样(比如严控入境),就能清零”,这种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忽略北京两次破防的例子。

北京不承接入境航班,”严控入境“对北京并无影响,北京还严控进京人员,进京回来就弹窗,就这种全国首屈一指的严格程度,4月和10月均破防,原因何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再严下去,应该是直接禁止外地人进京,除了运蔬菜的能进来,其他一律谢绝进京。

如果这样还不够,那北京就直接封360天,至少封180天。这并不是开玩笑,因为上半年北京为了清零搞了2个月,11月的疫情要想继续清零,保守得封3个月起步。

不仅北京,其它几个大城市如果要想强行清零,其代价必定是不可想象的人道灾难。

防不住,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太强了。承认病毒传染性太强,并不丢脸。如果要从其它角度补充,就是严格封城、全国核酸的成本和代价太大,国民经济承受不了,地方财政会垮,基层早就疲惫了。

现在很多人到处归责,无非是想找个背锅的人,其实这也符合人的普遍心理。

但是,如果真要找人背锅,我觉得把锅甩给“极端清零派”反而更合理,因为正是“极端清零派”无视清零的代价极其惨重,鼓吹一直可以清零,直接绑架了政府,导致政府一直将资源投在做核酸和隔离上,一直腾不出手来做放开的准备,等到被疫情冲击得迫放开时,才发现准备工作非常欠缺。

相反,“放开派”并不是要“躺平”,而是要回归科学防疫、理性防疫。

比如,我个人一直认为严格封控(核心措施是异地隔离+封城)的代价太大了,不可持续。既然不可持续,就要早做准备——我在上半年提出过建“泡泡养老院”、对高风险人群摸底、大力推疫苗、加强正面科普等建议。

如果能早做准备,至少冲击力会小很多吧?(当然我人微言轻,说了也不管用)

现在之所以费力澄清这个问题,是希望大家能认识到,只有正确地查找原因,才能取得真正的教训,才不会再犯重复的错误!

任何时候,听听不同的声音,听听那些当时有点刺耳的声音,不是坏事!可以让人保持清晰和警惕,让人不至于一条路走到黑。

再说回来,现在已经被迫放开了,就该一放到底吗?其实也不是这样,我在此前的帖子也说过,放开应该是有序地放,不是放任不管。

在这方面,国际上已经很多经验,其中关键的策略叫“拉平曲线”,就是说感染者尽量不要在一个时间段集中爆发,因为集中爆发后需要就医的人猛增,会超出医疗系统的负担(包括救护车、医护人员都不够用)。

通俗点讲,重症患者如果及时得到了救治,是极少会死亡的,但如果因为医疗系统瘫痪得不到救治(最简单的,救护车远远不够,或者没有医生介入治疗),那么死亡概率就会大大上升。这就是将感染者平缓地分摊出去的意义所在。

要做到“拉平曲线”,就需要在放开疫情时,是有节制地放,保留一些对生活影响不大,但是仍然对控制感染有帮助的措施。比如下面这张截图介绍的香港防疫措施,
“对公共场所不戴口罩者罚款5000元”,各种措施实际上比内地都更严,其目的还是为了控制过快地传播。

对于中国来说,尤其重要的是针对性保护老年人,尤其是偏远县城、农村的老人,因为这些地方医疗资源非常薄弱。

我此前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年轻人在春运返乡时,如果家中有高龄老人,尽量在自己阴性时回家,状态不明时不要回去就接触老人,更不要马上赶集聚餐,去公共场所。

这些做法,目的不是为了继续清零,而是为了“尽量不让高龄老人在高峰期感染”,目前判断过年前全国会迎来感染高峰,这段时间很可能医疗资源不够。如果能扛过这个高峰期,后面即使感染了,有一些重症,只要及时得到救治,死亡的概率是极低的。

目前,中国仍然只是一些大城市感染比较多,很多小城市、偏远地区还有继续调控的空间和必要性。这需要防疫部门进一步明确措施,给予清晰地指导——即我们当前的策略是什么,要实施哪些措施可以有哪些效果,要让民众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民众才会配合。

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 记忆不容篡改:放开是因为防不住,不是因为谁的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