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国营食堂要来了?原来是一场误会

公众对两份政府文件中 ” 建设食堂 ” 的表述均有误解

北京市潘家园附近一处营业两年的社区食堂,食客多为附近中老年人

文|杨立赟 熊彦莎

编辑|余乐

近日,大众对于 ” 国营食堂 ” 的讨论和猜测,成了一个舆论热点。

这些议论的源头主要是两份文件,其中一份文件是住建部和民政部发布的,另一份是河北省卫健委等单位发布的。

《财经十一人》分别联系了两份文件的发布单位,并得到了相关官员的解释。结果显示,公众对这两份文件中 ” 建设食堂 ” 的表述均有误解。迄今为止,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均没有发布过任何要大规模兴建国营食堂的政策或规划。

住建部官员:没有要求社区大建食堂

10 月 31 日,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到:试点社区为 ” 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 “,并要求各市选取 3 个 -5 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自 2022 年 10 月开始,为期 2 年。

消息一出,文件中的其他表述都被网民一带而过,但 ” 食堂 ” 这个词得到了格外的关注。

” 政府要大建食堂?”

” 会不会取代现在的市场化餐馆和饭店?”

” 要回到吃大锅饭的年代了吗?”

” 去食堂还得用粮票吗?”

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住建部、民政部《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截图。图片来源:住建部网站

11 月 2 日,住建部的一位官员向《财经十一人》表示,这种猜测完全是误会。” 不可能一下子出现大批的国营食堂,没有这种要求。” 该官员说。

这名官员表示,这份文件里提到的包括食堂在内的许多设施,是根据住建部 2018 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下称《标准》)所提出的。现在的政策与 2018 年时相比并无变化。同时,2018 年发布的上述标准主要也是考虑到老百姓日常的生活设施,并不是专门强调食堂的建设。

《财经十一人》查阅这份《标准》,发现 ”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要求 ” 中表明,社区食堂是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助残服务的,要求 ” 宜结合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等设置 “。

” 如果现在的社区已经配有食堂,就没有必要重建;如果还没有,就根据实际情况,能补建就补建。” 这名官员表示,在新建小区,应该根据国家标准配建这些设施;但是对于老小区,如果缺少空间、确实配不了食堂,也不强求。

文件中提出每个城市有 3 个 -5 个社区开展试点,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试点都要在食堂上下功夫。试点工作有 ”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 ” 四个方面的工作,” 试点社区可以选择性地开展工作,不是四个方面都要做,也不是文件中提到的设施都要配备,有相应的资源,可以建就建;不具备资源的,去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不是强制性的,不是文件上的所有内容都要试。” 这名官员说。

在运营模式上,也提倡因地制宜。这名官员称,不是要在全国推一种模式,而是各地根据自身条件,采取合适的模式。上述官员说:” 这次工作是为了让大家探索,通过试点,发现比较好的模式,既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又有好的经营模式,就可以去其他地方推广。”

河北卫健委:要求 ” 建设 ” 的不是食堂,而是合理膳食理念

除了住建部和民政部的这一文件,让网民猜测将大建食堂的,还有河北省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开展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建设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到河北省 “2022 年各市至少要建设 50 家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到 2025 年达到每市建设不少于 500 家,全省不少于 5000 家的目标 “。不少人把这份通知和住建部的文件 ” 连连看 “,以为国营食堂要在河北 ” 率先建设 “。

这则《通知》是河北省卫健委、民政厅等六个单位在 2022 年 6 月时联合发布的,早于住建部的文件。

河北省《关于开展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建设工作的通知》。图片来源:河北省卫健委网站

11 月 2 日,河北省卫健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对《财经十一人》澄清了一些事实:

其一,《通知》的起源是为落实国家卫健委的《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指南》、《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等文件。《通知》里的 ” 建设 “,不是指新建食堂和餐厅这些硬件,而是指建设合理膳食的理念。比如在饭馆提倡 ” 三减 ” ——减糖、减盐、减油。不仅对顾客进行健康意识的宣传,也要对厨师进行培训,做菜的时候少放盐、少放油,餐厅食堂推出 ” 三减的 ” 菜品。这主要是倡导性的、公益性的工作。

其二,《通知》里的餐厅和食堂怎么区分?餐厅就是市场上的各类饭馆,食堂就是单位办的食堂。对于市场上的饭馆,比如大排档里,放一个减糖、减油的宣传画,也算 ” 建设 ” 了。高档餐厅,有条件的配置电子屏、多放宣传品,则提倡的氛围更浓。

其三,现在河北省没有在政府层面推动大建食堂。河北省卫健委的这则《通知》与住建部最新的文件不是一回事。

另外, 还有一条有关 ” 国营食堂 ” 开业的视频被推向流量顶峰。这条视频号称云南凤庆县的第一家 ” 国营食堂 ” 开业。画面中,一家餐厅门脸上四个大字——国营食堂,旁边四个小字 ” 滇红建投 “。视频中的探店者,手举一张看似上世纪粮票的小纸片,营造出吃大锅饭、用粮票买食品的时代氛围。

实际上,这家食堂是国有企业凤庆滇红建投集团创办的,只是给自己起了一个 ” 国营食堂 ” 的名字。这条视频发布于 2022 年 9 月初,这几天随着 ” 国营食堂 ” 的舆论热度,又被翻出来,让许多网民误以为这是住建部文件中的食堂已经落地。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社区食堂真相,已存在多年

以 ” 助老 ” 为主,多采取外包形式

舆论对食堂的热议可能是一时的,但是在现实中,社区食堂在国家标准下,已经运行多年。目前各地大多数社区食堂被定位为 ” 社区老年助餐点 “” 爱心食堂 ” 或 ” 长者饭堂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杭州、武汉、合肥、景德镇等城市都有正在运营的社区食堂。

以北京为例,2016 年,北京市老龄办就发布过《关于 2016 年开展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区通过 ” 餐饮服务商(中央厨房)+ 社区配送 + 老年人家庭 ” 方式开展服务。市级财政将统筹分配拨付各区的 2016 年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在石景山区,截至 2022 年 9 月,该区已有 43 家养老助餐点。

北京市潘家园附近一社区食堂大厅里,食客正在用餐

广东省于 2018 年印发《关于推广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 ” 大配餐 ” 经验做法的工作方案》。2022 年,广州市、汕尾市和江门市已实现长者饭堂镇街全覆盖,深圳已建成 400 个社区老年助餐点。

上海和合肥分别于 2019 年和 2022 年将 ” 社区老年助餐点 ” 作为政府重点项目。上海当年的目标是新增 200 个社区老年助餐点。

合肥市政府计划建成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 826 个。截至 2022 年 11 月 2 日,合肥已建设 840 个老年助餐点,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各地对食堂的运营模式各不相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政府把社区食堂外包出去,由于这些食堂给老年人提供的餐饮价格低于市场价,政府会为经营主体提供适当的补贴和支持,比如提供房屋资源、属于政府的公共资源,或降低租金,或定额补贴。

比如,2022 年,东莞莞城社区食堂以 262 万元的价格整体外包给东莞市瑞通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合同期为两年。景德镇桂花弄社区食堂则交由景德镇颐家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运营,这是一家国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有的社区选择自行经营社区食堂的餐饮服务,采购配送等配套服务。杭州的南肖埠社区的 ” 爱心食堂 ” 在 2002 年开张,起初由社区志愿者配合社区内一对失业夫妻经营,后续则由社区接手食堂经营。社区多次出资进行食堂设备升级,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配送,近期还计划购买智能机器人来炒菜。20 年来,该食堂服务了约 18 万人次,受理老人打折优惠卡约 600 张。

小规模社区食堂则会采用配送服务。武汉荣东社区的 ” 幸福食堂 ” 的面积较小,每天服务六七十位老人。食堂内仅有数个堂食座位,基本以打包外带和送餐上门为主。该食堂资金来源是上级民政部门的资金补贴和辖区企业单位的捐赠,食堂内每餐的均价一直维持在 7 元。社区聘请了几位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常年为社区老人送餐上门。

山西长平市的北城街道社区对辖区内 8 家助餐企业提供 2000 元补贴,为老年人提供优惠就餐卡,鼓励老人到助餐企业用餐。该食堂的日均就餐人次超过 30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