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无声辞职”拒绝劳碌命 景气衰退时“躺平”的人最易失业

不是真的辞职,只是改变拼命三郎的心态、只做基本限度的努力,拒绝劳碌工作的态度在疫情后的美国乃至全球蔚为流行。但有专家提醒,不景气时,这类人有失业危机。

自今年夏天开始,“无声辞职”(quiet quitting)一词在社群媒体窜红,意指不追求把工作做满、而是做好分内工作,其余则与自己无关。

美国财经媒体CNBC国际台在本周的报导,把这个英文字解读为“躺平”或“摆烂”,用以形容中国的年轻人对生活和职场的沮丧感。

“无声辞职”一词最早似乎是在7月的TikTok贴文问世。根据影片创作者@zaidleppelin的解释,“还是履行职责,只是不再接受工作就是人生的劳碌文化”。

当人们饱受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的痛苦后,美国职场文化出现了“大离职潮”(The Great Resignation)与不接受劳碌文化的两大趋势。然而随着经济前景趋向衰退,美国“财经内幕”(Business Insider)12日报导,一些专家警告,只做最低限度努力的员工将会第一个收到解雇通知。

专攻女性领导力学习的“雅典娜联盟”(Athena Alliance)创办人兼执行长布朗(Coco Brown)表示,在经济繁荣时,雇主会关注、想办法增加员工的参与度;在不景气时,则会放弃那些闲散的员工。

履历建立公司(ResumeBuilder)上月调查1000名经理人,其中75%认为“解雇只做最低限度工作的员工是合理的”。

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6月对美国一千多名员工进行调查,发现23%“非常担心”在下一个经济衰退中失业。同一项调查中,87%经理人表示,可能在经济衰退期就得裁员。

不过,一家公司如何裁员,大众在数位时代很容易取得消息。职场心理学家葛兰杰(Ben Granger)说,若有任何公司在经济衰退期试图走回头路,改变过去3年兼具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模式,将会对该公司未来的求才引发负面影响。

并非所有人都得担心失业,企业顾问麦唐纳(Jay McDonald)认为,现在仍是劳方驱动的就业市场,“一个人躺平,依旧可以做很多贡献,关键在于你所提供的价值要能与薪资匹配”。


了解 纳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