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自从遇到公放抖音,我就报名学了搏击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 ” 那個 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噪音就像二手烟,制造者如痴如醉,周围人闻者落泪。

而车厢里的公放抖音,更是早已战胜广场舞 BGM 和楼上小孩跑酷,成为噪音世界的第一等恶行。

它是沙丁鱼罐头里的葬魂唢呐,大铜钟里的和尚念经,摧毁的不仅是宁静,还有打工人所剩不多的理性。

面对二手噪音,你逃无可逃,想鼓起勇气去斥责,又陷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我斗争。

捏紧硬了的拳头,虎扯三人组陷入沉思:这世上难道就没有什么好办法,能优雅地解决这件事吗?本期电台,我们在盛夏蝉鸣里,聊了聊噪音的话题。

自从遇到公放抖音,我就报名学了搏击

(点击这里收听完整节目)

vol. 203

主播:黄瓜汽水、渣渣郡、木子童

录制、剪辑:CC

如果世界上有比蟑螂更顽强的存在,那一定是噪音了。

它无处不在,又不在任何一处,除非干掉发声源,否则你永远无法对它实施物理毁灭。

对于 @木子童来说,最令人抓狂的莫过于地铁中的抖音公放,劣质的罐头笑声回荡在晚高峰的真铁皮罐头里,无异于一场精神与耳膜的凌迟酷刑。更过分的是,你被挤在书包与腋窝的夹角里,甚至没法扭头送上一个白眼。

@黄瓜汽水经常被装修声搞得神经衰弱,那些挖墙钻洞的声音好比钝刀子割肉,每当你以为该告一段落的时候,它就来一场激情安可。

办公空间里,机械键盘清脆的声音,是恶魔在 @渣渣郡耳边的低语。一旦第一声引起注意,这声音就像住在了脑子里,从此挥之不去。

人人都知道,解决麻烦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制造麻烦的人。

但在现实生活里,硬刚噪音制造者,需要不止一点点勇气。

首先你要挺过鸡同鸭讲。@木子童试图在地铁里说服一位阿姨不要公放,戴上耳机,还别人一片清净天地,阿姨费解地看向她:” 那怎么行,戴耳机会损害我的听力!”

其次要做好被攻击的准备。并不是每一个被提醒的噪音制造者都会从善如流地结束噪音,更多情况下,他们可能深感冒犯,并对多管闲事的你发动反向突袭。

更磨人的情况,可能是噪音制造者与你打游击,你说他就停,你停他就继续,几个回合下来,原本理直气壮的受害人都没了底气。

管不了别人,只能先拯救自己。

几样生活小物件,帮我们逃离噪音地狱。

@黄瓜汽水首推德国进口耳塞,7 块钱一对,童叟无欺。” 拧得细细的,塞进耳朵里,等它膨胀后,耳道就被填满了,只要不是在你耳边敲锣打鼓,你啥也听不见。”

@木子童能在地铁里幸存,全靠降噪耳机。物理降噪降低周围环境音的分贝,主动降噪中和漏网而入的杂音,即使耳机里什么音乐也不放,也可以还你短暂的清静时光。

刚刚搞过装修的 @渣渣郡强烈呼吁,每座大楼都该撞上浮筑楼板,每平增加 100 多的造价,就可以让噪音消灭在源头,快乐住户,和谐邻里。

烦人不是小事儿,逼急了兔子也要咬人。还记得南极科考站里,因为剧透发生的捅人惨剧吗?

噪音制造的冲突一点儿也不少见。

2018 年,北京地铁 9 号线,刘某外放手机,让郭某忍不住可达鸭抱头,提醒未果后,郭某大打出手,刘某损失一个镜片,喜提半个青紫眼眶。

更关键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外放的手机,为你招惹到的会是郭先生,还是刘华强。

《绝命毒师》里,老白在医院被一位喋喋不休讲电话的精英男士烦到,他可不捣皮拳,直接一点小手脚,就让精英男士的豪车在加油站里炸成了火球。

在日本地铁里,别说公放抖音,就连耳机漏音,都是 ” 礼仪问题 “。随处都可以看到,提醒乘客注意不要打扰别人的公益标语。

如果有人在日本地铁上扰民,乘客可以请乘务员来解决。其实在中国,越来越多拥有地铁的城市,也已经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北京《关于对轨道交通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实施意见》宣布,乘客 ” 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 ” 将纳入 ” 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不文明乘车行为 “。

《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订规定,禁止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如果发现有人违规,可以拨打上海地铁接管热线联系站点服务人员处理。

武汉、昆明、兰州、杭州、青岛 …… 许多城市都有类似的规定陆续出台。

尽管在具体的执行上,依旧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但这起码是一份底气,让我们在试图表示自己被打扰时,多了一点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