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作者按

苏明(微博号,“历史的笔记”)(应该是《舰船知识》的主编)对我此前关于俄军在哈尔科夫的战况的评价(2022-05-16,微博)有不同意见。

【特别说明:

我此前在一个工作场合见过苏明,也确实对他们做的一些东西可能有过批判意见。但我并不针对他个人,只是对他们做的一些东西表示有点疑问。因为此前是在某个工作场合见过他,所以我一开始以为苏明是现役或退役的我军官兵。为此,我特意问他,请他确认 。(我对我军的现役和退伍官兵肯定是非常尊重的。)他至今没有回复(见截屏)。后经过其他渠道确认,他和我一样,都是平民,都只是业余研究战争问题。我也稍稍浏览过他此前的一些微博,发现他就是一个特别希望俄军能够(快速)胜出的“军事博主”,和大部分俄罗斯的铁杆支持者没有太大的不同(见下面的几个截图)。

 

既然如此,我以下的回复就比较直接了。说实话,我知道这个回复有点浪费我的时间,不过,就算是疫情封控下的心情调节吧。

 

特别提醒:我们不能认为,对俄罗斯有利的就一定对我国有利。毕竟,俄罗斯和我国不是一个国家,一定会有利益上的不同。我们爱的是中国,而不是俄罗斯。总之,我们不能因为中俄关系很近,就入戏太深。

 

我还要强调的是,从我提前一个月准确预测俄罗斯会出兵乌克兰开始,我对俄乌战争讨论就始终都是严肃的学术讨论。也就是说,我不是以一个“军事博主”、“军迷”的身份来讨论这场俄乌战争。

从国际关系方面,我是从这场战争的起因和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来讨论这场战争。

从军事方面,我是从如何理解这场俄乌战争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启示的目的出发来研究这场战争的。因此,尽管有报道说2022-05-12俄军就基本上撤出了哈尔科夫的大部分地区,我是一直到2022-05-16才发了此前的那条微博的。


另外,对某些装备,比如舰船的了解,并不意味着就理解战争,因为装备只是战争中的一个构成。既然苏明并不是职业军人出身,那我也就不认为苏明就一定比我更懂得如何研究战争。至于国际关系,那我肯定自认为我比苏明懂得多多了。】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 苏明与我的微信聊天截图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 苏明,2022-02-28微博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 苏明,2022-04-09 关于俄罗斯“胜利日”的微博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苏明本人在2022-03-30的微博中,是这么写的:

“关键是哈尔科夫。调整后,打得比较顺。” 因此,苏明此前不仅明白哈尔科夫是重要的(不一定是“关键”,关键还是顿巴斯地区),而且他认为俄军在哈尔科夫一线“调整后,打得比较顺”。

而过了一个多月之后,苏明发现,俄军在哈尔科夫不仅不顺利,而且失败了。我猜,这也是他对于我对哈尔科夫地区的战局的评估非常不满,而且希望把我“批倒”的原因之一吧。

以下是我的正式的讨论兼回复

原由

我的2022-05-16的微博原文如下(绝对没有编辑修改过):

“等了几天,基于多个渠道对照信息,现在基本可以肯定,俄军在哈尔科夫一线已经溃败。至此,俄军在乌最东北部分战线(以哈尔科夫为支点)的攻击已经基本完败。这对整个俄军在乌东部的战线将会有重要影响。当然,认为乌军能速胜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即便是全局来看,俄军已露出败相。”

苏明(微博号,“历史的笔记”)对我2022-05-16微博的评论的批评是这样的:

“俄军第二阶段在哈尔科夫方向并没有总攻,而是为顿巴斯战役提供北部交通线并牵制乌军,作战以牵制和防御为主,战线也多次动态变化。我与唐教授也算有过交流,我非常意外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析上如此草率,显示出对战况非常糟糕的研判和认识水平。”

他觉得“我不懂军事”,其实他的主要立场是他不同意我认为“俄军在哈尔科夫已经溃败”的评估。

【注意到,他对我的反驳是什么呢?我讨论的是俄军对哈尔科夫的从开战到2022-05-12这段时间的战况,这显然包括俄军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而这两个阶段非常不同。第一阶段,俄军是进攻方,而俄军第二阶段在哈尔科夫则变成了防御方。因此,苏明说的“俄军第二阶段在哈尔科夫方向并没有总攻”这不是有点偏题了么?】

因此,当有报道说,2022-05-20,俄军对哈尔科夫展开了反攻,苏明就急切地@我,认为这就已经推翻了我的此前俄军在哈尔科夫溃败的判断。他的原话是:“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已经把此前反攻的的乌军大部包围,并逐步歼灭”。(见2022-05-20,上午10:50的截屏。此条微博不存在了,苏明或已删除?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 此条或已删除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 苏明在2022-05-20,22:17在微博重新@我。

此前,我和苏明说了,我们还是不要在微博上讨论这么严肃的学术问题了,因为微博不是一个讨论严肃学术问题的地方。


但是,他可能特别希望我是错的。他继续追问:

“单就哈尔科夫方向,您认为实际情况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他的意思是说: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此前的判断,即,“俄军在哈尔科夫一线已经溃败”是错误的。】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 这里我就暂且回应一下。【抱歉,因为周五我有课,所以只能周末弄这个回应。】

不过,这个将是我对他的其他的质疑性讨论唯一网络公开回应。

等战争(大致)结束,我期待和他当面交流讨论这场战争对我们理解未来高度信息化战争的启示,而且是在专业的同行面前讨论,因为这样的严肃讨论必须有专业的人士参与和评判。非常重要的是,讨论这个问题,应该无关希望俄军胜利还是乌军胜利的问题。我们就是讨论这场战争对我军的启示。【苏明对我此前关于俄乌战争的启示的文章也有很多批评。这些只能等战争结束,或者大局已定后再讨论了。】

我再次强调,我关注这场战争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因为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场双方均有一定的信息化水平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军队都必须从这场战争中吸取经验教训,尤其是我军。这样的严肃讨论不能在微博上展开,因为这样的严肃讨论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而是为了求真。微博是用来传播的信息和激发思考的,不是用来求真的。

几点特别说明

1. 我这里只讨论这场战争的纯粹军事问题,不讨论国际政治问题。因此,这里我不讨论这场战争对俄罗斯,对欧洲,对乌克兰,对美国和对我们的影响(或者说是有利还是有害)。

2. 在讨论这场战争的军事问题,我们就只讨论军事问题,不应该带有个人立场情绪。这点需要特别澄清并强调以下几点。

  • a)  首先,我肯定是不支持俄罗斯出兵的(因为我不希望有战争,而且认为俄罗斯出兵是不合适的,可能得不偿失),但我恰恰是极少数(也可能是唯一公开预测的)我国的国际问题专家明确预测了俄罗斯会出兵乌克兰的。不仅如此,我在2009年1月就以英文短评文章明确预测,如果北约继续东扩,乌克兰就会极有可能变成第二个格鲁吉亚。有些网友看到我的预测,便认为我是支持战争的。这是完全错误的。大家想想,我预测俄罗斯会出兵,而我又不支持它出兵,这难道不恰恰体现了我冷静的立场么?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希望我预测对,我肯定应该支持俄罗斯出兵来证明我对啊?【可以想象,要是我预测错了,会有多少喷子来用口水淹死我呀。】

  • b) 早在2009-01-08(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之后),我就写过文章,预测以及提醒如果北约继续东扩,乌克兰就是极有可能是下一个格鲁吉亚。而那个时候,乌克兰还是领土完整的。不幸的是,北约继续推进,乌克兰也没有很好地处理和俄罗斯的关系,最后酿成2014年的俄乌冲突和今天的大规模战争。我从前的这些预测,包括2009年的预测等等,都有公开发布,有据可查,绝不是“事后诸葛亮”。

3. 特别提醒:我们不能认为,对俄罗斯有利的就一定对我国有利。毕竟,俄罗斯和我国不是一个国家,一定会有利益上的不同。我们爱的是中国,而不是俄罗斯。总之,我们不能因为中俄关系很近,就入戏太深。

4. 信息来源。我没有任何特别的信息来源。【我不知道苏明同志是否有特别的来源,毕竟他算是在和JG有关的体制内单位中工作。】但是,我争取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来收集初步的信息,然后相互比对。鉴于中文自媒体的内容都是立场太过明显而且基本都是摘录,我基本不依赖。我主要依赖以下来源(是英文内容,但不一定是只来自英美的媒体):

  • a) 地理和战前信息,包括一些战争开始后的信息,“维基百科”还是比较可靠的。总体说来,我觉得“维基百科”关于战前和开战前不久的信息相对中立。开战后的信息相对滞后。

  • b) 德国(DW)、法国(24):总体都还是比较真实可靠【德法都不希望战争继续打下去。】BBC,SKY, Channel 4电视总体也还行。【这次战争前和中,英国的情报机构似乎做得不错。】

  • c) 大部分美国的媒体(比如CNN等等),因为对俄的态度非常强硬,所以只能仅仅作为参考。

  • d) 不看乌克兰和俄罗斯各自的媒体:他们通常都是自己宣传自己。

  • e) Youtube上的某些真实战斗视频、Twitter一些基于数据说话的分析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 我丝毫不否认,俄军在南部战线(以克里米亚为支点)取得的战果不错,拿下马里乌普尔之后,将南部战线的东部与俄军的东北部战区的南部联成一片,从而打通了到克里米亚的陆上通道。这部分总体达成了俄军在战前制定的战术目标。目前,乌东部核心地带(大顿巴斯区域)的战局还是不明朗的,俄军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能否完全达成战术目标还不清楚。因此,我不是不承认俄军取得了某些重要战果。但显然,从总体来看,俄军取得的战果和其战前的预期差距不小。

6. 另外,我们作为战争的旁观者,我们没有第一手的信息,因此,我们不能急于下结论,总是要滞后几天。这也是为何尽管有报道说2022-05-12俄军就基本上撤出了哈尔科夫的大部分地区,我是一直到2022-05-16才发了此前的那条微博的。


以下分三个部分讨论俄军在哈尔科夫的战役,兼回应苏明此前对我的质疑。


一、俄军第一阶段对哈尔科夫的目标

从目前能够看到的证据,俄军在战前的目标肯定是要拿下哈尔科夫。首先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工业中心之一,而且离俄乌边界最近(30公里左右)。显然,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么近的一个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极高的目标,加上哈尔科夫和俄罗斯的历史渊源还比较深,对于战前的俄军的计划来说,连哈尔科夫都不准备拿下(而且应该拿下),实在是有点面子上挂不住。【因此,那些事后说“俄罗斯从来就没有准备拿下哈尔科夫”的人,都是自欺欺人。】


· 知识背景(来自维基百科):

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的最主要的工业城市之一,特别是机械和电子。它拥有乌克兰的核心坦克设计局(Kharkiv Morozov Machine Building Design Bureau)和核心坦克工厂(Malyshev Factory,重型机械工厂,为乌克兰的国企。事实上,Morozov Design Bureau 是乌军目前乌军装备的T-84主战坦克的设计者,而Malyshev Factory则负责生产坦克,包括T-84主战坦克(1999年开始装备部队)。乌克兰的T-84为前苏联(和俄罗斯)T-80坦克的改进型。T-84的性能和俄罗斯军队目前的T-90(1992开始装备部队)相比,应该T-90的新型号还是在性能上更有优势一些。T-84可能和俄军装备的大量的T-80的改进型的性能相当。


       因此,俄罗斯在哈尔科夫战役部署的是1st Guards Tank Army(第一近卫坦克军)为主攻主力的部队。【在俄军系列中,带“近卫”前缀的部队都是精锐之师。空降兵也都是精锐部队,还有特种部队。】而“第一近卫坦克军”绝对是俄军地面部队的精锐中的精锐。军长为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两颗星)。本次战争的哈尔科夫战役打响时,第一近卫坦克军的军长为Serhiy Kisel(谢尔希*基塞尔)中将,他也是俄军第一阶段在哈尔科夫战役的主帅。


参与第一阶段的哈尔科夫战役的俄罗斯部队包括(来自维基百科):


“第一近卫坦克军下辖的4st Guards Tank Division(第四近卫坦克师,1.2-1.4万人)。“第四近卫坦克师”拥有约220辆左右的坦克,300辆步兵战车(IFV),90门自行火炮,26个多管火箭炮系统。

第一近卫坦克军下辖的423rd Guards Yampolsky Motor Rifle Regiment(423近卫摩托化步兵团,1千4百人左右)。这个步兵团应该是作为第四近卫坦克师的协同步兵部队配置的。

20th Guards Combined Arms Army(20近卫合成军),2.0-2.5万人。同样是精锐部队。

41st Combined Arms Army(41合成军),2.0-2.5万人。

200th Separate Motor Rifle Brigade(200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属于14th Army Corp),6千人左右。”【注:俄军的各支部队的兵力,除了“第四近卫坦克师”有数据之外,其它只能大致估计。】


如此,我们可以估计,参与哈尔科夫战役的俄罗斯部队应该在6-7万人左右。【因为俄罗斯有时兵力并不满员。】而哈尔科夫距离俄乌边界,特别是离与哈尔科夫隔河对望的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Belgorod)市如此之近,对于俄罗斯的进攻应该是非常有利的。俄军在别尔哥罗德有军事基地


乌克兰方面在哈尔科夫的守军至少包括:

  • 4个旅的正规(陆)军(包括一个坦克旅,一个摩托化步兵旅)。

  • 2-3个营的正规“领土守备军(TDF)”。因此,乌军正规军总共应该达2-2.5万左右。

  • 加上非正规部队(没有准确数字),估计在哈尔科夫的乌军总共应该在3-3.5万人左右。

因此,就哈尔科夫战役而言,俄军相对乌军拥有2:1左右的兵力优势,以及相当的重型装备和火力优势。这也符合一般要想攻占一个目标的预期兵力配置(可能还是有点低)。


二、为何我说最后俄军是从哈尔科夫“溃败”?

没有大体严格的定义就无法进行严肃讨论。因此,我首先给出我对“溃败”的(严格)定义。溃败本身并没有严格的军事学定义,大致可以用collapse(崩溃)来意指。显然,溃败不等于“被歼灭”,被全部歼灭是最坏的结果,被大部歼灭(可以称为“惨败”)是次坏的结果。“溃败”大致是第三坏的结果,但是比“惨败”好,因为失败的一方可能还是保留了大部分的有生力量。

【显然,局部战场可以失败,但可以虽败犹荣,特别是面对比自己优势明显的强敌,最后局部失败是正常的情况。比如,抗日战争初期的“徐州会战”(1938.1-1938.5),最后中国军队(“国军”)尽管最终在战役上还是失败了,但是因为有“台儿庄大捷”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并且为整个抗战,特别是之后的“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我军虽败犹荣。】


但显然,俄军作为有2:1优势的进攻方,在哈尔科夫战役绝非“虽败犹荣”。乌军在哈尔科夫显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乌军不仅能够成功守城,而且还能追击俄军,该战役肯定是乌军胜利。

 

我认为,对于进攻方(即,俄军)来说,“溃败”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叫“溃败”。

1. 最低条件:未能达成战役目标(即,俄军没有拿下哈尔科夫)。

2. 损失惨重,包括大量装备和人员,以及高级指挥官。

3. 在对方反攻中,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性阻击,从而只能快速撤退(有点“仓皇”),甚至不得不丢下相当多的重型装备。【这一点,对于在离俄罗斯边境只有几十公里的哈尔科夫地区作战的俄军来言,要求应该算是非常低了:毕竟,乌克兰目前只对俄罗斯境内的目标发动过空袭和炮击,而不是出动地面部队。当然,乌军也没有足够的重型武器和战斗力投入地面部队到俄罗斯境内。】


       从以上几个标准来看,我认为,俄罗斯在哈尔科夫战役中,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失败,而是溃败。【注意,我并没有说在哈尔科夫战役中,俄罗斯军队被全部或大部歼灭了。】

1. 首先,尽管调遣精锐攻击部队,俄罗斯在哈尔科夫战役没有达成战役目标,整体战役失败。而且俄军被迫撤退。(即,俄军不是胜利后主动撤退,而是被迫撤退并从进攻转入防守。)【注意,在第一个阶段,俄军毫无疑问是发动了对哈尔科夫的攻击的,而且试图通过穿插,包围哈尔科夫。至于第一阶段最后可能没有发动“总攻”(特别是包围哈尔科夫之后再总攻),那是因为俄军的攻势在开始就进展不顺,损失不小。从那之后到包括第二阶段,俄军当然就没法“总攻”了。因此,苏明的说法,“俄军第二阶段在哈尔科夫方向并没有总攻”当然成立,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俄军不想,而是不能。而且,苏明说“俄军第二阶段在哈尔科夫方向并没有总攻”,尽管正确,却和我2022-05-16关于我对哈尔科夫的整体战局结果的评估无关。

2. 俄军损失惨重【这不代表乌军没有损失】。首先是:

  • a) 俄军的精锐(主攻)攻击部队,“第四近卫坦克师”于2022年3月底就因为损失太大,逐渐脱离战场并撤回俄罗斯境内进行补充】。多方数据估计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场上损失100辆坦克以上,各种车辆(不一定是装甲车辆)300左右。【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但网上的各种数据组合估计俄军在整个战争的第一阶段,损失坦克大约在400-450左右,装甲车大概在700-750左右。因此,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一地就损失100辆坦克以上可能是靠谱的。】

  • b) 俄军在哈尔科夫战线的其他部队的兵力和装备损失,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但肯定不小,因此已经无法抵抗乌军的反攻。否则俄军不会(被迫)退却并基本撤出哈尔科夫主战场。

  • c) 不仅损兵,还折将:Major General (少将,一颗星)Vitaly Gerasimov (41st Combined Arms Army)的参谋长可能阵亡。他的阵亡,尽管没有被俄罗斯官方证实,但是有多个来自俄罗斯的消息表明基本属实。

  • d) 其他来自网络的视频和新闻,表明俄罗斯的损失不小。【乌军的损失肯定也不小。】

3. 俄军不仅被迫撤退,而且在撤退中多半没有进行有效的阻击。事实上,在俄军撤退过程中,俄军还陆续炸毁了哈尔科夫东北部Tsyrkuny和Ruski Tyshky两个地方的至少3座桥梁,以阻止乌军的反攻进程。【另外,俄军在最后撤退前居然使用了“集束炸弹”(这个应该证据确凿)。如果俄军这么做是为了阻止乌军的推进速度,用这样的招法,肯定是迫不得已。】


这里再增加一点额外的证据:2022-05-19多家外电(西方媒体),援引英国国防部情报,说普京总统已经将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的主帅Serhiy Kisel(谢尔希*基塞尔)中将撤职。这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可能:他不仅未能拿下哈尔科夫,而且给俄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这至少表明,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是严重失败的,绝对不是成功的。这至少不削弱我对俄军在哈尔科夫是“溃败”的判断。

【苏明在他2022-05-22的微信圈也接受了这个新闻,见截图。但他似乎并没有在微博上分享这个对俄军的声誉可能有负面影响的新闻。当然,这个新闻显然不支持他早先对俄军在哈尔科夫“打得比较顺”的预判,反而会更支持我对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的表现的评估。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 2022-05-22 苏明朋友圈截图

最后一点,我2022-05-16说,哈尔科夫战役对全局会有重大影响,这一点应该很容易理解。哈尔科夫处于乌东部战线的最北端。一旦乌军重新控制哈尔科夫,就能够南下增援乌东部南边一点的战场(比如,伊久姆)。因此,俄军未能攻占并守住哈尔科夫,就等于暴露了俄军在乌东部战线的北侧翼(或者说是右翼),这是兵家大忌。据此,我认为,因为俄军未能攻占并守住哈尔科夫,“(尽管)认为乌军能速胜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即便是全局来看,俄军已露出败相。”

事实上,苏明自己在2022-03-30就说过,“关键是哈尔科夫。”(见此前的截图)


三、俄军对哈尔科夫(大规模)反攻?反攻能否成功?现在还为时过早

前面提到,俄军对哈尔科夫的“反攻”于2022-05-20展开。苏明就急切地在微博上@我,认为这就已经推翻了我的此前俄军在哈尔科夫溃败的判断。他的原话是:“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已经把此前反攻的乌军大部包围,并逐步歼灭”。

但是,他的这个判断显然是太急于否定我此前的判断,而且不一定成立。

首先,如果他想否定我此前的判断,至少可以等几天(比如,俄军已经歼灭哈尔科夫的乌军,或者至少包围了哈尔科夫的乌军)。而苏明2022-05-20就下这样的判断显然为时过早,因为有好几个关键问题我们是不清楚的。

1. 因为哈尔科夫离俄乌边境只有30公里,完全在俄军的重炮和火箭炮射程之内(这苏明肯定知道)。目前的信息来看,俄军对哈尔科夫的“反攻”主要是通过炮击(报道是不同型号的火箭炮,射程在45-90公里之间的都有),并没有重新投入大量地面部队进行有规模的反攻。

2.即便俄军确实使用了地面部队“反攻”哈尔科夫,反攻的规模多大?如果规模大小都不知道,苏明怎么能够说“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已经把此前反攻的乌军大部包围,并逐步歼灭”?俄军要想“把此前反攻的乌军大部包围,并逐步歼灭”,怎么也要有差不多6-7个“营级战斗单位”的规模才可能吧?即便是俄军夺回了哈尔科夫东部郊区的两个村庄,也离“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已经把此前反攻的乌军大部包围,并逐步歼灭”这样的结论有很大距离。

3. 事实上,网络多个消息来源表明,在哈尔科夫附近的乌军现在也曾经炮击过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Belgorod)市。这表明,乌军已经推进到了接近俄乌边境,因为别尔哥罗德距离俄乌边境有40公里左右。【此前乌军已经于2022-04-01出动直升机成功攻击过别尔哥罗德的储油设施。】但炮击(以及直升机攻击)和地面“反攻”是完全两回事。


另外,也是特别重要的,即便俄军对哈尔科夫进行地面反攻,并不能表明我此前的判断是错的,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或者说是两次战役了(相当于拉锯战)。有两个关键的问题:

1. 现在我们不清楚是哪一支部队,多大规模的反攻,甚至是否是反攻。

2. 俄军的2022-05-20的“反攻”距离2022-05-12俄军基本撤出哈尔科夫刚好过了一周。如果俄军“(地面)反攻”的核心攻击部队基本上都是此前进攻哈尔科夫的部队,是会削弱我此前的判断的:即,这些部队没有丧失战斗力。但如果是完全新的(地面)部队,则支持我此前的结论。【这一部分的逻辑,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也算是一点点粗浅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最后,也是特别重要的,苏明完全没有提到,俄军在哈尔科夫的新的军事行动(炮击也罢,“地面反攻”也罢)可能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通过一定的攻击(但不一定是“地面”部队的反攻),拖住已经完全重新控制了哈尔科夫的乌军,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以阻止他们南下增援在顿巴斯地区的主要战场,比如,目前乌东部战区的核心争夺地带之一是已经被俄军占领的Izium(伊久姆)。【2022-05-20,已经有乌军的录像表明,乌军已经对Izium(伊久姆)的俄军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当然,这种一方的新闻动态不能轻信。但俄军肯定是需要阻止哈尔科夫的乌军增援伊久姆的。】

前面已经强调,因为基辅战役已经结束(俄罗斯完全撤出了基辅地区),哈尔科夫就成为了俄军整个乌东部战场的最北端。因此,哈尔科夫的乌军已经有可能威胁俄罗斯在乌东部战场的北侧(或者说是右翼)。这当然是兵家大忌。所以,俄军在哈尔科夫发动一定规模的“反攻”(作为佯攻也罢)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牵制哈尔科夫的乌军增援其他战场。【我相信,这一点苏明会同意。】乌军当然知道俄军要想牵制乌军在控制哈尔科夫之后要增援其他地方。

因此,我说“这(哈尔科夫战役)对整个俄军在乌东部的战线将会有重要影响。当然,认为乌军能速胜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即便是全局来看,俄军已露出败相。”

最后我强调,我这里的讨论没说俄罗斯不能够最终拿下哈尔科夫(即,概率不是零)。但我明确认为,在俄罗斯胜利结束顿巴斯地区的战斗之前,出现这一结果的概率不大。目前这个阶段,为俄军在哈尔科夫的“反攻”主要是牵制作用。因此,在8月24日前,我认为俄军不会全面反攻哈尔科夫,因而最终拿下哈尔科夫的概率很低。【这个我可以和苏明来个打个赌,100-1000元都行。】

后话

从俄罗斯战前对整个战争的大局设计来看,在第一个阶段,俄军只有在南部战区目前取得的进展是比较顺利的,而俄军在乌东部(从北端的哈尔科夫到南端的顿涅斯克)的进展不均匀。俄军最后放弃了基辅战役。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失败。

总体来说,在第一阶段,俄军进攻点太多,兵力分散,战果只能说是最多及格。

从2022年4月初,俄军对整个战局进行了大的调整。在哈尔科夫一线,俄军只求牵制住重新控制了哈尔科夫的乌军,以阻止他们南下增援顿巴斯一带的乌军(特别是伊久姆一线)。

俄军在南部战线已经达成绝大部分战役目标,包括拿下马里乌普尔,从而打通了整个从顿巴斯到克里米亚的陆上通道。如此,俄军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于顿巴斯地区,稳扎稳打。从战术上来说,这么做肯定要大大优于俄军第一阶段进攻点太多而兵力分散的做法。目前来看,乌军面对更加聚焦火力优势的俄军,要全战线抵抗,确实显得力不从心,有被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包围歼灭的危险。目前来看,俄军已经基本控制了卢甘斯克大部和顿涅斯克的大部,因此俄军最终夺取整个顿巴斯地区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俄军在东部战线(顿巴斯地区)要想取胜的时间也是紧迫的:乌克兰将逐渐获得更多的北约重型武器。此前,乌克兰获得的北约武器都是轻型的防御性武器,比如反坦克导弹、单兵防空导弹等等。如今,北约援助的重型武器将陆续运到乌克兰,而乌军需要至少1-2个月的训练和配置。所以说,未来的2-3个月是关键。如果俄军能够在2-3个月结束顿巴斯地区的战事,俄罗斯第二阶段的核心目标就可以达成。俄军能否基本取胜,到时应该非常清楚了。

因此,我认为战争的大概输赢估计8月份(战争进行6个月)就应该比较清楚了。当然,战争的结束时间可能和战场的态势关系不大,正如我此前说的那样。

关注点:目前还没有看到美国援助的“弹簧刀”无人攻击机在战场上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只有零星的战果(录像)。

再次声明,我这里是就战场态势就事论事,不讨论国际政治,不带个人偏好。

其他消息,属于俄军41st Combined Arms Army 的7th Guards Mountain Air Assault Division (第7近卫山地空降师,同样是精锐部队)兼41st Combined Arms Army的副司令Andrei Aleksandrovich Sukhovetsky将军(少将)在争夺基辅附近的机场(Antonov Airport,或Hostomel/Gostomel Airport )阵亡。他的阵亡已经被证实(大概率)。

唐世平签名书籍


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


学习安全战略理论与方法可参考唐世平教授的两本著作:《历史中的战略行为》与《我们时代的安全战略理论》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CCDA评论 | 唐世平:俄乌战争中,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到底打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