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刘涛大胆地呈现出这些时代伤疤,告诉观众乡村不仅书写自己的色彩,农民亦歌颂属于自己的篇章。
>>>
“栓q”成为刘涛出圈的一张名片,承载着网友对刘涛的第一印象。
这位来自桂阳阳朔的新晋“网红”将自己描述为一位中英文歌舞演唱的农民歌手,而正是蹩脚的英语发音与不甚匹配的质朴形象构成了充满戏剧感的巨大矛盾,推动刘涛走入赛博浪潮,书写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刘涛最为走红的代表作一定是“划船歌”。本就略带洗脑的旋律配上刘涛奇怪的英语发音构成了充满喜剧因素的视频,而自诩为“Teacher Liu”的形象反差更是加固了隐蔽于其中的搞笑因子。
显然,搞笑成为网友观看刘涛视频后的第一感受,因此也引发了许多的造梗和模仿热潮。但是在搞笑背后,刘涛作为过往农民形象的浓缩与反射,以及在新时代尤其是Z世代主导的互联网生活中的追赶与融合,才是打破喜剧滤镜下更应该被看见的纯色幕布。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图片来源:刘涛抖音界面

「错位的形象勾嵌,

             加固的农民想象?」
刘涛背后错位的形象结合颠覆了既有的知识和身份想象。在既有的农民身份认同或农民身份想象中,英语或是渊博的知识很难与其挂钩。一定的社会身份和长久形成的社会规范左右着大多数人对某一角色的固定认知,这也是为何刘涛的形象构成了巨大的反差。
而当下,刘涛的反差形象不仅是向上打破网友对过往精英群体的想象,亦是向下打破网友对过往农民的想象。
刘涛不仅仅是一位“英语老师”,同样是家乡的代言人以及行走的名片。在介绍家乡的视频中,刘涛会用双语模式讲述,甚至会跳舞斗剑舞扇等。这些巨大的形象反差与形象转变划开了网友的胃口和期待,吸引着网友们探索更加不一样的刘涛本身,而这也成为推动刘涛走红的巨大力量。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图片来源:刘涛抖音界面

在这样一种形象反差中能够看到刘涛所展现出的深根于农村而后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农民形象。从搞笑标签出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独具一格的农民生活。例如扮演带有乡村气息的喜剧角色、在竹筏上高歌英文歌曲。
而在形象反差背后流露出的是新时代下农民们对家乡的自信,对乡村色彩的热爱以及对农民身份的认可与归属。
过去的农民们在经历国家和时代的飞速变迁后往往在短期内难以适存,他们走出乡村走进城市,试图打破资源以及身份所带来的束缚。
这些走进城市的农民工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上因空间的关系更像一个“城里人”,但同时又因为与乡土社会的密切联系和在城市中面对的诸多障碍,很可能认为自己是“农村人”。游走于城市与乡村的农民们强烈地渴望打破农民标签,找到自己的社会认同和情感归属。
但刘涛为自己贴上了农民标签,并用最质朴和简单的短视频手法展现出真实的自己。他没有再像过去农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陷入身份认同一般自我怀疑,而是依托自己的乡土本色,甚至将其作为激励自我,不断前行的身份鞭策。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图片来源:刘涛抖音界面
但换角度而言,刘涛的形象是否满足、加固了许多网友对农民的期待?
在刘涛的个人简介中不仅能够看到他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农民,亦能够窥见出过去农民群体在追求知识道路中的艰难。
但刘涛的视频呈现没有避讳这一带有时代印记的身份属性,甚至主动表达自己深陷知识鸿沟的困境。尽管如此,刘涛真实的话语表达与视频符号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固了一些网友对农民群体的既有印象,这样的印象包括对于外貌的评判、对于发音的戏谑以及对于动作表演的嘲笑等。
在已然形成的刻板印象下,刘涛真实的展现显然承载了更多的风险。在过往走红的乡土风格短视频中,大多数是以流畅的剪辑手法配合真实有趣的乡村生活吸引网友们主动观看。那是属于乡村的诗意和特色。
但刘涛的视频一方面割舍了乡村滤镜的加持,一方面将自己的短板主动暴露,这一错位的倾斜关系让来自网友们的审视更加放大,而后汇聚成“土气的农民”这一重拳砸向刘涛这样的矛盾体。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图片来源:抖音网友评论
在有些网友对刘涛的视频评论中,不难看出搭乘科技与知识便利的当代青年网友对刘涛的俯视态度,其背后凸显的不仅是刘涛努力缩小知识鸿沟的巨大阻力,亦是刘涛在融入互联网环境中难以避免的审视与评判。
Z时代乘坐着祖国和时代发展的快车,快速掠过了那些慢慢行进的绿皮火车。也许后者很难再追赶上飞速前行的快车,甚至终将会被淘汰。但他们所记录的风景和走过的路程仍然在慢慢沉淀,一步一步走出“乡村”,却又扎根乡村,成为时代发展中不可磨灭的缩影。
但最为重要的是刘涛对于自身农民身份的认同。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图片来源:抖音网友评论

「浓郁的心灵鸡汤,

              延展的乡村想象」
刘涛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英语教师”与农民形象的反差,亦表现在中年农民与青年互联网原住民之间。在刘涛与网友所构成的互动关系中,刘涛不仅仅是策展人,更成为了能量源泉,或者说现实版鸡汤。
这碗鸡汤很浓郁,配料也很简单,就是刘涛在时代背景下所做出的努力与反击。这也是为何比起刘涛蹩脚的英语发音,许多网友关注的更多是刘涛过去无奈的现实环境以及不言弃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图片来源:抖音网友评论
显然,刘涛的英语水平还称不上一位合格的“英语老师”。但网友们称呼刘涛为“Teacher Liu”亦是因为在英语的学习外领悟到了更多的人生课程。网友们不仅可以从乡村本色中抚慰浮躁的心灵,同样可以在刘涛的视频中反思真实的生活,鼓励自身。
而从刘涛的视频中汲取能量亦可以看出其他青年群体主动打破身份枷锁背后的横向破壁,他们没有将刘涛的农民身份作为枷锁牢牢固定在刘涛身上,而是透过身份看到人物本身及其背后流露出的精神。
心灵鸡汤不仅仅来自于刘涛的拼搏精神,亦根源于青年逐渐抛弃的偏见色彩与刻板印象。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图片来源:抖音网友评论

此外,当“栓q”与英文歌走红网络,证明刘涛已经汇入青年主导的网络空间,打造出独属于自己的景观。换言之,刘涛正在从主动迎合互联网规则的赶路人转变为主动吸引他人浏览观看的领头羊。
这是打破农民想象的另一突破口。
刘涛是上世纪农民形象的一个缩影,未能追赶上资源的红利以及知识的浪潮。但刘涛又显得很特别,因为他错失了一次机遇后紧紧握住互联网所带来的馈赠,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除展现真实乡土生活的张同学出圈外,网友们在刘涛身上看到另一种真实的农民样貌。
在同样是扎根乡土背景走红的过程中,张同学用真实的乡土色彩吸引人们主动关注点滴中的乡土生活,在小桥流水和鸡鸭生活中感悟田园浪漫;但刘涛却以自身知识的短板主动追赶时代的浪潮,用拼搏进取的精神打上人生的注脚,展现出了一位农民自信地书写人生的样貌。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图片来源:抖音网友评论

时代的烙印和文化的沟堑难以短期弥合,但刘涛大胆地呈现出这些时代伤疤,告诉观众乡村不仅书写的自己色彩,农民亦记录属于自己的篇章。蹩脚的英语发音也好,尴尬而简单的舞蹈也罢,刘涛以丰富而多元的乡土色彩为台,以自信而意气奋发的精神为剑,舞出一段新的农民本色。
打破乡村携带的天然滤镜,在刘涛的视频中,网友们看到的不仅是桂林山水,更是像刘涛这样的农民群体,他们敢于诉说自己的特色,无惧外界的声音和审判,坚定走好自己的道路。
正所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步入中年的刘涛重新提起人生的画笔,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来自网络)
“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栓q哥”再度出圈:于农民身份的想象外,窥探真实的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