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法德领导人终于到访乌克兰基辅 3条路摆在泽连斯基面前

6月17日,据《亚欧视点》报道,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在乌东地区继续处于僵持之中,双方在北顿涅茨克市的拉锯战日渐惨烈。

乌方拒绝了莫斯科对北顿涅茨克市的“马里乌波尔式最后通牒”,并且尝试把俄军从其据守的阿佐特化工厂推向市中心。按照北顿涅茨克市长斯特鲁克在俄方规定的投降期限后所称,乌方在俄军多方进攻下所采取的战术取得了“部分成功”,也进行了战术撤退。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乌在北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地区的损失惨重,但乌东地区的保卫战至关重要,结果将决定哪一方会在未来几周占据上风。他鼓励乌军坚持在该地区抗战。

乌军正在前线忍受痛苦的牺牲,敌军武器数量往往十倍于己方,由于久攻不下,丧失耐心的莫斯科背弃其公开承诺,以阿勒颇模式对乌方阵地和民用设施进行“无差别”的、摧毁性的攻击,预计乌方每天阵亡人数在100到200人,乌方军事库存几乎耗尽,而俄方在现代导弹也几乎用完之后,动用原苏联的军事装备投入作战,在数量上仍占据优势。

与此同时,根据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玛利亚尔所称,乌克兰至今收到的西方武器数量仅为其承诺的10%。随着战略相持局面的深入,乌方对俄作战越来越依赖于西方的支持,以竭力消耗俄方战略有生力量。

而泽连斯基当局在北顿涅茨克及其周边地区的战术亦是为此服务,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敌军损失越大,继续侵略行动的力量就越弱”。

相比较将士伤亡严重、军备日益枯竭,俄罗斯的经济收入自开战以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从而使其能够拥有支持战争的资金,与乌方打持久战,并与西方周旋,比拼耐力和韧性。

《纽约时报》日前的一则报道说,俄罗斯目前的化石燃料出口收入已飙升至“创纪录水平”,总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研究机构“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头100天里,俄罗斯通过化石燃料出口获得了930亿美元的收入,速度前所未有,出口量也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其数量已超过其在俄乌冲突中的支出。

数据显示,进入5月以后,西方制裁的效应开始有所显现,俄罗斯的化石燃料出口量有所减少,但国际能源价格的飙升抵消了出口量减少的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西方对俄能源出口的限制尚未落实,其联合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尚未产生全部的和致命的影响,这将使克里姆林宫获得与乌克兰和西方比拼耐力和韧性的经济基础,直到西方的制裁、限制和孤立对其经济命脉造成毁灭性后果之前。

基辅持续向西方发出呼吁,要求继续扩大对乌克兰的现代武器援助,并明确具体的时间表,以确保乌方能够抵抗俄军进攻。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美国领导的“乌克兰联络小组”——全球50个国家的国防部长或代表布鲁塞尔在当地时间6月15日举行第三次例行会议,作为本月底将于西班牙举行的北约领导人峰会的前奏,商讨如何竭尽所能进一步加强对乌军事援助。

在100多天的战斗中,俄军损失惨重,但由于其体量远远大于乌克兰,因此无论是军人还是军备数量上都足以压倒乌方,在消耗战打到乌方几乎“弹尽粮绝”之际,基辅对西方军援“嗷嗷待哺”,因此“50国集团”的此次军事援助例会及即将举行的北约领导人峰会作出什么选择,采取何种行动,将具有扭转战局的意义——无论是有利于基辅还是莫斯科。

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峰会举行前夕,欧盟的新三架马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协同罗马尼亚总理,共同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伊尔平市,实地考察,并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会谈。

作为欧洲大国和欧盟领导人,法国和德国有着独特的国家利益、欧盟自主诉求和地缘战略考量,因此在过去多年对俄采取了绥靖主义政策,但基辅的顽强抵抗改变了西方当初预计的战局,迫使俄军在结束第一阶段攻势后战略退却,战争进入战略相持和持久战的局面,泽连斯基当局向全世界展示了乌克兰方面的坚强、无畏和战力,使西方增强了对乌方在外部援助下获胜的信心,法德的立场在过去一百天来逐步悄然转变,对基辅的访问使这一转变进入到了一个转折点——法德领导人的天平更倾向于基辅了。

从基辅传来的消息称,正在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自开战以来罕见表态,乌克兰必须赢得对俄罗斯的战争,他强调,“法国从最开始就与乌克兰站在一起。乌克兰必须抵抗并取得胜利。”

他在当日还说,他此次乌克兰之访是“向乌克兰人发出的一条展示欧洲团结的信息……因为我们知道未来几周将非常艰难。”

马克龙的表态在欧盟主要领导人中具有代表性,他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但以此次访问为标志,向世界发出了明确信息,欧洲以及整个西方将更加强有力地团结起来,向乌克兰提供支持,击败俄罗斯。

事实上,随着本次访问的进行,俄罗斯对乌战争的几个走向开始变得清晰,三条路摆在泽连斯基当局面前:

一类国家的观点主张,基辅无条件地与俄方举行谈判,并在接受俄方某些安全,甚至领土条件下,达成协议,有关通话的报道反映了这一精神。

一类国家的观点主张,支持乌克兰,向其提供援助,帮助其战胜,而且必须战胜俄罗斯——诚如马克龙刚刚所言。

这类国家又分成两小类:其一是以美英为代表,强调俄乌战争的一切结果都必须尊重基辅的意愿,任何协议都必须在泽连斯基当局的参与下达成;其二就是以法国为代表,强调西方与基辅谈判,也必须继续同莫斯科对话,到了一定的时间节点,基辅必须同莫斯科举行谈判,以终结战争,而法国及欧盟必须参与谈判,并提供安全保障。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龙——可能还有他的欧盟伙伴——对俄乌战争的立场是,基于谈判解决问题(隐含了必须符合法国和欧盟的利益的意图),支持乌克兰赢得战争,与美英等国形成微妙区别。

第三条道路实际是泽连斯基当局的意图:

和平谈判是最后手段,任何战争最终都必须以谈判方式终结,但必须是在最有利于基辅的条件下,即乌克兰必须获得西方的全面持续支持,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俄军退回到2月24日前的边界线外,进而取得收复克里米亚的胜利,在这些条件基础上,以平等的而不是弱势的地位,与俄方举行谈判,最终终结战争,缔结和平协定。

未来俄乌战争,西方和世界将围绕上述三条道路(含第二条道路中的两个分岔)展开对抗和博弈。而超级大国更讲究战略和策略,事实上处于相对超然的地位,战局及终结战争如何进行,其态度将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 法德领导人终于到访乌克兰基辅 3条路摆在泽连斯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