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一养老院因消防原因恐关停 有老人“死也死在这儿”

连日来,四川乐山一职工医院变身养老院将关停的事情持续引发关注。

在接受武汉晨报记者采访时,该养老院的院长周春明称,现在养老院最大的问题是消防的整改,但他已拿不出多余资金。养老院还面临多种问题,“我们的条件比较差,无论是房屋还是设施,严格按照标准来说,我们确实不行。”

但他还是抱着相对乐观的态度,“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只要增加一定的投入加以改造,还是挺好的。”

一养老院因消防原因恐关停 有老人“死也死在这儿”

养老院修建在东风医院的旧址上,2015年起,周春明逐渐将医院朝养老院改革。但今年3月19日,他才登记办理了养老院的营业执照,取名为孝为先养老院。在此之前,他所提供的养老服务都是依托东风医院在进行。

去年12月底,在医疗机构年度校验中,行政审批部门发现东风医院存在“未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师超范围执业、相关医疗管理组织不健全”等问题,对其作出暂缓校验6个月的通知。在此期间,除急救外不得开展门诊业务、收治新病人。

周春明深知以现在的条件,养老院很难完成登记备案。但是他又不愿意关停养老院,因为住在这里面的人,相对“特殊”——有很多是当年支援三线来到乐山,一辈子都在东风电机厂工作。他们对东风电机厂,对这个养老院的感情,不是一个简单的养老床位能形容。

公开资料显示,在上世纪60年代,来自7个省8个厂、近2000名工人从全国各地搬来五通桥,组建东风电机厂。后来,东风电机厂经过多轮改制,作为曾经工厂职工医院的东风医院也单独剥离出来,曾经的工厂职工周春明成了医院法人代表。

周春明称,他将医院改建成养老院,形成“医养结合”的现状,除了自己想搭建一个养老院让更多老人度过一个更体面的晚年之外,更多的,是厂里的老人“推动的”。“你看看我们现在已老了,行动也不便,这个地方这么宽,场地也大,也有房屋,能在这养老挺好的。”

在这里,周春明称他和老人“相依为命”,现在养老院面临关停,他也是百般惆怅,他希望能有人介入,帮忙解决难题,渡过难关。

“我自己也是个老人,医院在我手里已近20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都希望养老院和医院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无论是赞助、借款、合资,甚至把养老院买下来,什么方式都可以,只要能让老人继续养老就医,我个人不重要。”

早前媒体采访中,乐山市五通桥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东风医院不能按期完成整改,可以申请适当延长校验时间,届时再根据其整改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解决办法。

该负责人表示,退一步讲,即便哪天该养老院因不符合标准而关停,这些老年人也一定会被妥善安置,让他们安享晚年,不可能无家可归。

一养老院因消防原因恐关停 有老人“死也死在这儿”

对话

【1】现状

武汉晨报:养老院现在情况如何?

周春明:引发关注之后,得到有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亲临医院(养老院)帮助指导整改。但由于东风电机厂原为三线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很多,短期内还很难完成。

武汉晨报:社会爱心人士介入之后有帮助吗?

周春明:现在有很多爱心人士都来电话或来院考察,表示关心和关注。

我来到桥沟已有40多年,我自己也是个老人,医院在我手里已近20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都希望养老院和医院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无论是赞助、借款、合资,甚至把养老院买下来,什么方式都可以,只要能让老人继续养老就医,我个人不重要。

武汉晨报:现在有找到好的方式吗?

周春明:有在谈的意向,但还没有具体的实质性的结果。

武汉晨报:有关部门的人说如果养老院关停了,他们会妥善安排老人,乐山市现在有400多张空余养老床位。

周春明:曾经说过,但当真正了解这些老人的特殊性(经历、情感等因素)后就不再这么说了。因为这些老人,是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国家三线建设而来的,他们已经把这当成自己的家了。

有夫妻俩是北京来的,退休后曾回到北京,按理说大城市应该挺好吧,但由于特殊的情结他们又回到了这山沟里。所以这不是几张床位这么简单的问题。有的老人说,他哪里都不去,死也死在这儿。

武汉晨报:有老人表达过这样一种想法是吗?

周春明:那是肯定的。我也是东风电机厂出来的,老人有的是我的师傅,有的是我的领导,有的是我领导的家人,和他们之间的感情怎么说呢,这种情结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2】困境

武汉晨报:现在养老院硬件设施如何?

周春明:我们的条件真的比较差,无论是房屋还是设施,严格按照标准来说,我们确实不行,但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只要增加一定的投入加以改造,还是挺好的。

武汉晨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周春明:最大的问题是消防安全设施,需要数十万资金进行改造。

武汉晨报:以前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周春明:用心服务,加强管理,确保安全。从2015年到现在6年多了,一直安然无恙,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掉以轻心。

武汉晨报:目前养老院的经营状况如何?

周春明:不算之前的那些投入的话,目前处于收支基本持平的状态。

武汉晨报:前期的费用是怎么来的?

周春明:很多都是借的。就连当初我接管医院的钱,也是凑的。

武汉晨报:打算改建成养老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遇到这些困难?

周春明:我的经历、我的成长、我的后续教育,我可以说我不考虑后果。坦率的讲,我还没考虑过赚钱这个概念。

武汉晨报:为什么?

周春明:有人问我你做这个以后能赚钱吗?前几年投资回报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收回投资?我说如果谈回报你就不要搞这个项目。

武汉晨报:接手到现在你有后悔过吗?

周春明:世上有后悔药吗?没有。我不谈后不后悔,只能说这是命,人生就这样走过来了。

【3】66个老人

武汉晨报:东风医院是从东风电机厂剥离出来的?

周春明:是的,东风医院原为东风厂职工医院,因国有企业改制,主辅分离所致。

武汉晨报:剥离出来后医院有继续运营吗?

周春明:后来医院一直在运营,现在主要是做和养老相关的一些治疗,更注重老年病这块。然后到了今年元旦,受疫情的影响,因为我们也有外面来就医的,担心有感染风险,就让我们停业整顿半年。

武汉晨报:当初改革做养老院是怎样一个契机?

周春明:这个说起来是厂子里的老人推动我去做的。厂里的老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他们说你现在是一个小年轻,我们已老了,行动也不便,你看这个地方这么宽,场地也大,也有房屋,能在这养老挺好的。

我来自农村,知道有些老人的晚年不易。因为医院本身有这个有利的条件,改成养老院老人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在他们的推动下,一个一个入住,在这养老的老人就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这边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还有几百人。

武汉晨报:这些老人都是东风电机厂的吗?

周春明:一半一半吧。

武汉晨报:东风电机厂选择去养老院的老人都在你这个养老院吗?

周春明:本地的基本都在我这,有些子女在外地工作的,就到子女身边去了。

武汉晨报:现有的66个老人都是东风电机厂的吗?

周春明:不全是,有一部分是本地周边的,子女把他们送到这里来,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近,近的话来看看也方便。再有就是这里环境比较好。

武汉晨报:你觉得有医疗对养老院的老人比较好?

周春明:那是肯定的,对正常老人来说,能提供一些必要的简单治疗是非常理想的,比如我这里有一个心脏病老人,逢人就说我们给了他第二次、第三次生命。他住在我们这里几年间,我们抢救过好几次。另外还有一部分老人是在上级医院放弃治疗后转来的(如癌症晚期),能让他们最后的一段日子得到必要的治疗,减轻痛苦也是很有意义的。

【4】相依为命

武汉晨报:你怎么看待老人不去养老院养老这件事?

周春明:两个原因吧,一个是传统观念认为送老人去养老院是不孝。再者不愿意花这个养老的钱。所以很多人到我这儿咨询,我说到我这儿养老要两个条件,一能正确看待养老的问题,有孝心,送来养老就是孝心,放在家没人管不代表你孝。第二,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没有钱也办不成。

武汉晨报:你认为去养老院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周春明:是的。举个例子,有位完全失能的老人来我这里,我了解到是照顾她的老伴先她而去了。照顾的人去世了,被照顾的人还活着,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被照顾的人只是身体的疾病,而照顾的人是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武汉晨报:你对待老了去养老院与否的看法有过改变吗?

周春明:我从来不认为送老人去养老院是不孝的行为。因为送老人去养老院是要花钱的,这是孝的具体体现,而有的老人在家无人照顾,惨不忍睹,那才是不孝。

武汉晨报:你觉得老人选择去养老院会获得一个更体面的晚年,这种体面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春明:至少在我这儿老人有很多可以聊天的、玩耍的,有方方面面的娱乐,他们能得到精神方面的安慰。

吃住方面,为什么有些老人营养不良?因为很少有人专门给老人做饭。两个老人还好,一个老人你一顿能给他弄几个菜?在我这一天三顿,按时吃,荤素搭配。我们早上有鸡蛋、稀饭或者包子等,午饭晚饭有一荤一素。还会根据老人的特殊情况调整饮食,比如有糖尿病的早饭就给换成小米粥。吃的方面要是想变换或者挖掘更好的,可以自己从家里带牛奶之类的。

武汉晨报:听说有的老人离不开你?

周春明:不夸张,比如说我有时候两三天没来,老人们见到会问我去哪里了?有的老人失明了,但我还在走廊里说话,他在房间里听到我的声音就会喊周院长、周兄弟。我有次生病了,躺在病房里,这些老人会轮流到我病床前陪我。我写过一篇文章《什么叫幸福?》你说这是不是幸福?

武汉晨报:你和老人之间的感情牵绊很深。

周春明:有一个老人他依赖我到什么程度,他的家人都比不上我。他患有精神类疾病,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最后家里没办法,到什么地方都没有人接收,我把他接收了。他觉得我聊得来,我每天都要去见他,他看不见,就听我讲,聊聊天。后来老人病重,这边治不了,就去了别的医院救治。因为疫情我不能去看他,就打电话陪他聊几句,最后老人在那边去世了。这直到现在都是我的一个遗憾,如果当初我陪着他,也许他能好,或者他不会走得这么快。后来我陪着他去了殡仪馆,送他最后一程,我能做的就这些了。

武汉晨报:你和老人们现在的处境是什么?

周春明:相依为命。

武汉晨报:你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周春明:我的经历你们都看过了,苦孩子。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喜欢看电视剧《长征》,这部电视剧我看了好几遍。在改革时代,我喜欢看《改革时期的邓小平》, 在现在这个时代,我喜欢看《大江大河》。我认为我应该做的事我能够做的事我就努力去做,当然可能不一定正确。

武汉晨报:你怎么看待中国养老行业的发展?

周春明:这个就不要再问我了,等我心情好的时候我们再探讨这个问题。

武汉晨报:你什么时候心情好?

周春明:等我这些问题解决了,我的老人们安稳了,我的心情就好了。

纳闻 | 真实新闻时事动态:一养老院因消防原因恐关停 有老人“死也死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