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原标题: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且说这一年中秋之夜,林黛玉与史湘云相约着到大观园里的“凹晶溪馆”去联诗,面对“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的景象,两位女孩感到神清气净。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此情此景,史湘云就说,如果是在她自己家里,那就要坐船吃酒赏月了。接下来,黛玉与湘云有了一段关于“人生”的对话,颇有意味:

黛玉笑道:“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

湘云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

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黛玉此处所引“事若求全何所乐”一句,不知是哪位古人所作,经查是民间俗语,往往与“人非有品不能闲”一句合用的。意思很明白,人生如果事事求全,那就很难得到快乐了,正如苏东坡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主客观世界都不可能得到圆满,也只有品格不俗的人才会懂得取舍、乐其所得,才能享受到悠然自在(“闲”)。

黛玉是笑话湘云,有如此“天上皓月与池中水月上下争辉”的好景可赏,却还不满足,想坐船赏月。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湘云则回应说“得陇望蜀,人之常情”,但思而不得,又是人之常态。她提到了贫穷之家对富贵之家的不理解,以为富贵之家事事称心如意;像她与黛玉这样的人,也身在富贵之乡,却仍多“不遂心的事”。

对此黛玉很有同感,补充说,不单是她们两个寄居客,包括贾母、王夫人、宝玉、探春等人,都有他们不遂心的事。

到这里,她们说的已不再是她们两个,也不只是贾府,也不只是古代,而是古往今来的“同频共振”的“人生”。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湘云提到了贫穷之家以为富贵之家是事事顺遂的,告诉他富贵之家也一样有很多不能遂心的事,他是不会相信的,必须“亲历其境,他方知觉”。这不免使人想起刘姥姥来。

刘姥姥这样的贫穷人家的家计,十有八九不称心,那是不用说的了,在她眼里,贾府那无疑是事事称心的,所以她到贾府打抽丰,尽管不是理直气壮,倒也理所当然。

其实她一进荣国府时凤姐就曾跟她说“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了”,正与湘云之语相应,刘姥姥也确实“不信”。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而几回进出荣国府,在荣华富贵之外,她却见到了年纪比她还要小上几岁的贾老太太稍多动了动就身上不好的虚弱、女强人凤姐常常为女儿巧姐儿的身体担心等小麻烦,又见到了贾府迅速衰败的大灾祸,可不就明白大富大贵之家也有其特别脆弱之处么。

而贾母这样在贾府里至高无上的人物,却又羡慕刘姥姥年纪比她大却身体比她好,喜欢刘姥姥爽爽快快、开开心心,那种初见新鲜东西的强烈而发自肺腑的愉悦感,而这是贾母所无法体会的,她只是因刘姥姥的简单的快乐而感到了一时的快乐。

有句话说得好啊,“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富贵之家钱多(撇开钱多不多是个相对概念不提),却也只能解决“不是事的事”,遇到真正的“事”,就也只有听天由命了,比如抄家,比如生老病死。从这个意义上说,富贵之家与贫寒之家是一样的。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撇开贾府和红楼梦,就我们现在来说,这样的情形也不少。

就说大家见面招呼频次跟“吃了没”差不多的“你家孩子学习怎么样”吧。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那是完美的代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几乎都会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优点固然也有,但缺点更突出,比如哪怕考了99分,也常会因为那个丢掉的1分是老毛病重犯而生气;而“别人家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从成绩到效率到待人接物,都显得那么完美。

只不过,任何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总有一个角度是“自己家的孩子”的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还是回到《红楼梦》,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写到了甄宝玉家有四个婆婆来贾府,见了贾宝玉,觉得两位公子模样齐整是一样的,就是性情比甄宝玉要好些。依据是,她们拉宝玉的手时宝玉没有拒绝,而甄宝玉是“只说我们糊涂,漫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

也就说,贾宝玉在甄府来人的眼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模样好,性情好,如果她们懂点诗词歌赋,还会觉得宝玉才华好呢!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不过贾母倒不是个虚荣的人,揭破了真相,说宝玉“被拉手”,只是“勉强忍耐一时”而已。只是因为大户人家的规矩,“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

这下就引起了甄府来人的共鸣,说“虽然我们宝玉淘气古怪,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所以无人见了不爱,只说为什么还打他。殊不知他在家里无法无天,大人想不到的话偏会说,想不到的事他偏要行,所以老爷太太恨的无法”。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原来大家其实差不多的,无非是看别人只看了个表面,而看自己,则更多看到内里;或者是看别人只看优长一面,看自己只看差劣的一面。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一点也不错的,不只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以上浅见,朋友人怎么看?欢迎讨论!

(网图侵删)

纳闻 | 真实新闻时事动态:原创 红楼梦:别人总比自己过得好?听听她们怎么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