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原创 鲁迅写阿Q时,为何那么不自信?

原标题:鲁迅写阿Q时,为何那么不自信?

翻开《鲁迅全集》,再读《阿Q正传》,不必总结中心思想,无须担心考试题难,自有一番与老师“循循善诱”时不同感受。

一者鲁迅极为矛盾。

他既不知道阿Q姓什么,也不晓得他的大名。

说姓赵吧,那也是阿Q的一面之词,被赵老太爷“你那里配姓赵”加一个大耳光,打得成了缩头乌龟。

至于当地人叫他阿Quei,到底是生在八月,有桂子花开那个桂,还是有个兄弟叫阿富,所以是富贵的贵,都不甚了了。

他从来没有发过请帖,做过生日,大伙既不知道他的出生年月,也不明了那个字到底怎么写法。

但鲁迅还是有个极为自信的,那就是,Q前面加个阿,绝对没错,未庄称人为阿,广东也是这么叫的。

说白了,万金油,花露水,放之四海皆准。

二者鲁迅极为“自卑”。

他说,至于其余,却都非浅学所能穿凿,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Q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

他为何觉得自己的文章会“行之不远”呢?

他应该不是担心“言之无文”,而是真就觉得,古来文章那么多,传下来的只有极少数,自己并无法与以前的大家们相比,所以,很快会要淹没无闻。

又或者,他认为,未来的世界,早就不会有阿Q那样无知且可悲的人物,所以,自己的文章,再无引发共鸣的可能,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终归成了废纸,引了火,折了船,擦了腚。

原创
            鲁迅写阿Q时,为何那么不自信?

(阿Q剧照)

显然,他自己“失掉了自信力”被证明了错误的。

他在序言里写道:

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

阿Q没有子孙,其实是他作文之前就已经知道的,又来这么一句,要么是写后没有仔细修改,要么,他的潜意识里觉得,阿Q是有会有子孙的,正如他本身就是别人的子孙一样。

以鲁迅为界,往前三千年,往后三万甚至三十万年,都还会有阿Q。

阿Q们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承认自己是阿Q,谁叫他是阿Q,他就跟谁急。

纳闻|真实新闻与历史:原创 鲁迅写阿Q时,为何那么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