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西方传教士汤若望被责邪说惑众 主编中国历法

  • 历史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病毒确是从中国扩散

西方传教士汤若望被责邪说惑众 主编中国历法

图片来源: 历史资料

身穿一品朝服的钦天监监正汤若望

1644年4月,北京城一片大乱。闯王李自成的造反大军杀进都城,崇祯皇帝在景山自尽。城内火光四起,盗匪横行。一位留着长髯的西洋人手持一把东洋武士刀,孤身守卫着自己的庭院。他就是西洋传教士汤若望。

一位姓齐的中国听众写来电子邮件建议美国之音中文节目也来写写一些中国历史话题。上一次我们讲了美国冒险家华尔组建中国第一支现代式军队的传奇故事,这一回我们说说当今中国农历的奠基人—历经明清两朝的西方传教士汤若望。

1644年4月,北京城一片大乱。闯王李自成的造反大军杀进都城,明朝崇祯皇帝在皇家御苑景山上吊自杀。城内陷入无政府状态,街头火光四起,盗匪横行。一位留着长髯的西洋人手持一把东洋武士刀,孤身站立在大门前,守卫自己的厅堂院落。他就是西洋传教士汤若望。

*为传教踏上漫长不归路*

汤若望(John Schall Von Bell)1592年出生在德国科隆的贵族家庭,20岁“出家修行”,加入罗马天主教耶稣会(Jesuits),立志到遥远的中国传教,并于1619年飘洋过海抵达澳门。在漫长的旅途中,很多乘客包括他的传教士同道死于疾病。登陆之后也不等于从此旅途平安。当时,西方传教士正受到中国官方打压,少数教士在皈依天主教的大臣徐光启等人的庇护下,等候着皇帝开恩。

汤若望在1623年进入北京。他遵循已故耶稣会先辈、意大利人利马窦(Matteo Ricci)的做法,结交中国士大夫,学习中文和儒家文化,并且利用铸造大炮和天文运算等实用知识在天子脚下谋取立足之地。

*亲历明清变乱*

当时,满族势力咄咄逼人。崇祯皇帝命令汤若望监造大炮,用于辽东前线。汤若望并不是武器专家,不过在当时的中国称得上是“外国专家”。为中国军队造大炮竟成了这位传教士的主业。他利用职权,命令中国工人敬拜上帝,算是尽一点宗教义务。

大炮未能挽救明军的败局。1644年,在内乱外患的夹击下,明帝国覆灭了。汤若望好不容易在中国人中间打下一点根基,一切又要重新开始。他在战乱中拿起战刀自保,还和坐进金銮殿的造反领袖李自成会面。不过没多少天,李自成就被杀进关来的满族军队赶跑了。中国又换了新的统治者。

满族人刚刚控制住北京,汤若望就上书给新的统治者,要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天文历算。

*传教士摇身变天文官*

天文历算在中国古代带有宗教政治意义,因为皇帝是奉天承运统治万民的天子,预测天象,颁布皇历,关系到社稷命运。满族统治者为了使被征服的中国百姓奉大清正朔,迫切需要准确的新历法。

汤若望告诉新的统治者,西洋历法比前朝沿用的大统历和回回历都要准。他还准确地预测出了日食。

于是,摄政王多尔衮大胆启用这位“远人”修订历法,终于推出了大清《时宪历》,颁行天下。《时宪历》的封面上赫然题写着“依西洋新法”。

汤若望被清朝任命为钦天监监正,也就是天文局局长。他多次加衔进级,官至通政使,赏正一品顶戴,免三拜九叩,可直接入朝面君。顺治皇帝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封他为“通玄教师”,连祖先三代都追赐一品封典。

身为传教士的汤若望知道,他来中国的初衷不是为了做官,也不是为了当技术专家甚至星象大师。可是,让他丧气的是,中国皇帝并没有像当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那样率领全国皈依基督。天主教会的一些人痛斥汤若望不务正业和离经叛道。

*士大夫掀起历狱*

中国士大夫中也有人对汤若望等西洋传教士“邪说惑众”和“暗窃正朔之权”感到愤怒,他们的攻击更具有杀伤力。学者杨光先发表《避邪论》等多篇文章,呼吁杀掉西洋教士。他还喊出了“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口号。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康熙皇帝年幼,大臣鳌拜主政,杨光先再次掀起风暴,终于搬倒了汤若望。

1664年,朝廷逮捕了以汤若望为首的钦天监领导班子,罪状之一是为某亲王选择葬礼日时用错了五行。好几名中国天文官员被斩首甚至凌迟处死。慧星出现和京师地震让朝廷免去了汤若望的死罪。年迈体衰的汤若望被软禁在家,于1666年在北京去世。

西方传教士汤若望被责邪说惑众 主编中国历法

历史资料

继承汤若望领导钦天监的南怀仁

掌握钦天监领导权的杨光先废除了西法,自己却拿不出好的历法。1668年,康熙亲政,除掉了鳌拜。在新的政治气候下,汤若望的助手、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对杨光先提出挑战。双方在王公大臣面前比试测算日影。南怀仁推算无误,而杨光先的手下计算失准。1669年,朝廷罢黜杨光先,让南怀仁入主钦天监,恢复了西洋历法。

同年,康熙皇帝为死去的汤若望平反昭雪,重新为他举行葬礼,并发表祭文称赞他“鞠躬尽瘁”、“恤死报勤”。

*死后声名沉浮*

1992年,在汤若望400周年冥诞之际,德国和台湾都发行了纪念邮票。不过,在他长眠的北京,汤若望死后还是没有逃脱中国的政治风波。

1900年,北京陷入义和团之乱,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的墓碑被推倒。事变之后,清廷修复了墓碑。

共产党1949年建立政权后,北京西方传教士公墓被拆迁。公墓所在地1954年划入北京党校,不过,利马窦、汤若望和南怀仁三人的墓碑获准保留。然而,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三人的墓碑终于难逃被砸倒的厄运。汤若望的墓碑至今残缺。

1979年中国政府开始改革开放后,三座墓碑重见天日并在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官方学者往往习惯性地把历史上的西方传教士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文化侵略”挂钩。不过近年来也有中国学者称赞汤若望在华传播科学知识。

汤若望主编的阴阳合历的《时宪历》是中国目前仍在使用的农历的基础。

纳闻 | 真实新闻与评述:西方传教士汤若望被责邪说惑众 主编中国历法
全球渴盼抗疫 美专家:最先上市疫苗恐非最有效

全球多国竞相研发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且不乏正面进展的消息,但有美国专家今天警告,最先上市的疫苗可能不是最有效的一批。 「纽约时报」报导,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国家热带医学院院长霍泰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