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程映虹:列宁幸福的流放生活

  • 历史
大陆学者谈「港版国安法」:清算规模不小于六四

有大陆学者认为,「港版国安法」成事后,中共在香港清算的规模不会小于八九六四。(路透社资料图片) 中共政府绕过香港立法会对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的提案,已经纳入全国人大会议议程,预计将于下周通过表决。文件披露,中央会在香港设立「国安机构」。有学者认为,未来香港会有大…

在苏联官方的历史教科书中,俄国沙皇政府有数不清的残酷罪行,其中之一是流放革命者。虽然沙皇没有杀过一个布尔什维克领导人,而是把这项艰巨的任务全部留给了斯大林去完成,但不管怎么说,流放到西伯利亚听上去就令人发颤。这个罪行究竟残酷到什么程度,列宁的流放生涯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点细节。

程映虹:列宁幸福的流放生活
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沙皇古拉二世(图:丹麦皇家图书馆)

程映虹:幸福的流放

1897年二月,列宁在彼得堡被判处去西伯利亚流放三年。判决下达后,列宁的母亲就向当局要求推迟动身的日期,理由是儿子的身体不好。后来她又要求在路经莫斯科时停留一个星期。她还提出路上的费用全部由列宁家人负责,这样列宁可以吃得好睡得香。她甚至写信给东西伯利亚的总督,要求将儿子流放的地点选在叶尼辛省南部的某个小镇,那里气候对列宁的健康有利。同时,列宁本人也向政府提出了这些要求。当这些要求被满足后,列宁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在监狱外自由自在地活动,准备好行李,从容地和亲友话别。

列宁流放的地点在苏申斯克,这里是西伯利亚气候最好的地方之一,有点像我们中国人说的北国江南。除了家人给他寄钱外,沙皇政府还给每个流放者每月8个卢布的津贴,列宁根本不用从事伐木或者背纤这些被革命史学典型化了的囚徒的苦役。列宁写信回家描绘自己在这里的生活是:“除了打猎、钓鱼,就是游泳,大部分时间化在散步上”,“睡觉的时间特别长”,“住房和伙食令人满意”,还常常晒日光浴。他甚至把自己的流放地和家人在瑞士的度假胜地斯匹兹相媲美。在这里他还可以阅读各种政治书籍和杂志,和流放地的其它革命者自由来往,讨论将来如何推翻沙皇制度。

列宁是1897年春季到达苏申斯克的,七月他参加了一个流放同志的婚礼。也许这次婚礼使他动了和志同道合的女友克鲁普斯卡娅完婚的念头。克鲁普斯卡娅当时因为同一罪案被流放在南乌拉尔的乌法。他们同时向流放当局提出申请,要求将克鲁普斯卡娅转到列宁流放的地点结婚,这个要求获得了批准。1898年五月,列宁的未婚妻来到了他身边,同行的还有他未来的丈母娘。那年七月,婚礼在一个教堂举行,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都是无神论者,但政府不承认世俗婚姻,所以这对反基督的新人只好接受牧师的祝福。这是个令列宁尴尬、官方正史避而不提的事实。

列宁婚后的生活由两个女人照顾,自然是悠哉游哉。克鲁普斯卡娅有一段文字描绘她丈夫在流放地的起居:“苏申斯克的东西便宜极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八个卢布的‘工资’给他提供了一间干净的屋子、食品加上洗漱和缝缝补补。午饭和正餐当然是简朴的。他们每个星期给伊里奇宰一头羊,他每天吃羊肉一直吃到倒胃口。他们还把伊里奇每周供应的肉食倒在饲料槽里,由村里的姑娘给他切成肉排。伊里奇有喝不完的牛奶,他用牛奶喂他养的那头叫赞卡的狗,教它把抛出去的骨头拣回来和其它各种游戏。”

然而两个女人还不能伺候得列宁心满意足,于是出现了第三个女人:“那个夏天我们找不到人来帮我们做家务。妈妈和我在灶前手忙脚乱,我不知把汤打翻了在地板上多少次。十月里,一个叫帕莎的女孩来帮我们了。她13岁,瘦得皮包骨头,她为我们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我教她识字,她对墙上妈妈贴的一张纸条奉若神明:‘永远,永远不准把茶打翻!’”

有多少布尔什维克知道他们的伟大导师曾经在流放地雇佣过一个皮包骨头的乡下女童工?又有谁知道克鲁普斯卡娅的扫盲竟然是为了让这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女孩能看懂给她的训示?

大概克鲁普斯卡娅革命后对扫盲和教育的热心和灵感就起源于那一刻吧?

1900年二月,在幸福的流放中成家并养得结结实实的列宁刑满回到了彼得堡,不久就出国去了西欧。18年后,他终于有机会报答那个对自己在流放中有求必应的“残酷”的旧政权的头目沙皇尼古拉二世了:他下令给叶卡特林那堡的契卡,将关押在那里的沙皇一家,包括未成年的子女、医生和仆人全部枪决。但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人们只知道那是叶卡特林那堡“地方”苏维埃和契卡作出的决定。

──原载《右派网》

纳闻 | 真实新闻与评述:程映虹:列宁幸福的流放生活
美国制裁33家中国实体 涉侵犯人权和军事采购

美国周五宣布制裁九家在新疆侵犯人权的中国实体,这些实体将在获得美国科技方面面临新的限制。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表示,将中共公安部法医研究所和八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名单”,因为这些公司参与了中共政府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权的侵犯。 商务部的声明写道:“在中共对维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