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日本“鬼子”的来由

  • 历史
【老照片】十月革命是他主导 因为出身不好一把手让给列宁

@gugufan1:数百名乌克兰人聚集在基辅的大饥荒受难者国家纪念馆,向在20世纪30年代乌克兰大饥荒期间丧生的人们致哀。在1932至1933年期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大饥荒,夺去了大约330-750万人的生命。 @老照片bot:李韩烈(1966.8…

   明清以来,我国沿海一带都受到日本海盗的侵袭,当时就出了抗倭英雄戚继光,那时我国人民称日本海盗为“倭寇”,可是到了近代,我国人统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何时开始,“倭寇”变“鬼子”呢?据说出于一幅对联。 

  甲午海战前,清庭一位大臣出使日本,谈判结束,双方举行联合记者会,日本人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想在文化上玷污清国。记者云集后,日方突然提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上联对不出下联,只好求于汉字发源地的人了。”这真是新鲜事,日本人亮出白绢上书写的上联,联曰:“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日本人的上联意思是说:我大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异的千里马,张的是长弓:文的也不简单,光“大王”就有八个,他们都有雄才大略。示之以文德,陈之于武功,日本“单戈独战”可踏平中国。谁知,清臣也不示弱,先要日方准备砚台磨好墨,再铺好白绢,然后大笔一挥写下联: 

  联曰:“倭人委,袭龙衣,魑(chi)魅(mei)魍(wang)魉(liang),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众多记者看了,个个叫好。下联的意思是:倭就是倭寇,来偷大清龙衣,“八大王”变成“四小鬼”,“琴瑟琵琶”变成“魑魅魍魉”,“并肩居头上”变成“屈膝跪身旁”,“单戈独战”变成 “合手擒拿”。从此大家不再称日本侵略者为“倭寇”,改而称为“鬼子”了。
纳闻 | 真实新闻与评述:日本“鬼子”的来由
【老照片】真正的迷信:中共公检法告示上的章能“避邪”?

@贺延光:【往年今日】哭诉无门——几位无助的农民长跪痛哭,他们14岁的儿子被一流氓团伙用刀捅死,只因为首的是均县镇一名副镇长的侄子,至今没有受到应有制裁——2000.03.27.湖北丹江口。 李若建:1958年10月,汕头市一批四类分子共1789人被迁居于粤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