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原创 长沙窑瓷器上,有三首话糙理不糙的“劝学”诗,第三首最有道理

原标题:长沙窑瓷器上,有三首话糙理不糙的“劝学”诗,第三首最有道理

陶瓷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而且早在数千年前,古代先民就学会了烧制陶器。在考古发现中,专家们也曾出土过大量的窑址,如邢窑遗址,钧窑遗址,汝窑遗址和越窑遗址等。不过,最令人感到惊奇的还是长沙窑遗址,出土的文字瓷让人眼前一亮,很多诗词也都极富哲理。究竟长沙窑瓷器都写了什么诗词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来给您揭秘吧。

原创
            长沙窑瓷器上,有三首话糙理不糙的“劝学”诗,第三首最有道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长沙窑遗址位于湖南长沙望城区,因为此处有湖泊叫做石渚湖,所以在史料中长沙窑也叫做石渚窑,还成为了我国古代的三大出口窑之一。据考古资料记载可知,在1956年8月,湖南省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期间文物工作者前往丁字镇石考察,他们从当地村民口中获悉有人曾在石渚湖里面打捞过宝贝,后来经过仔细的调查才确实是瓷器。文物工作人员都很好奇,他们在石渚湖附近又进行了清理和发掘,结果不出所料地发现了一些古窑遗址,林林总总加起来有60多处。在此后的几年,专家们对这些窑址展开了研究,最终确定就是史料中记载的石渚窑,也出土了大量的代表性瓷器。

原创
            长沙窑瓷器上,有三首话糙理不糙的“劝学”诗,第三首最有道理

研究表明,长沙窑兴起于唐代初年,盛于唐朝中期,到安史之乱后开始逐渐衰退,因此可以说是长沙窑的兴衰史,就是整个唐朝的半部历史。到了五代,盛极一时的长沙窑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过去千百年间的出炉的长沙窑瓷器却遍布了全世界。与同时期其他瓷器所不同的是,长沙窑瓷器的造型极富艺术性和创造性,并且它的种类繁多,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外每一件瓷器上都有不同的图案,因此人们常说没有两件一模一样的长沙窑瓷器。不过,长沙窑瓷器最独一无二的特点是文字,即在瓷器上题写诗词,而且这些诗词都极富哲思,比如有三首“劝学”就十分有名,引人深思:

原创
            长沙窑瓷器上,有三首话糙理不糙的“劝学”诗,第三首最有道理

第一首: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意念千张纸,心存万卷书。

这句话的意思通俗易懂,认为“白玉”和“千金”都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有读书和知识才是最值钱的,正如宋代的《劝学诗》中提到的“书中自有千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这首诗强调了求知的重要性,而不该去追求“白玉”和“千金”。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盲目地追求金钱和享乐,从而忽视了求知,即便是很多受过教育的大学生,他们在走出校园之后也淡化了求知的欲望,从而变得追逐物质方面的利益,最终的结果也就导致他们变成平平庸庸的普罗大众。

原创
            长沙窑瓷器上,有三首话糙理不糙的“劝学”诗,第三首最有道理

第二首:上有千年鸟,下有百岁人。丈夫具笔纸,一世不求人。

这句话用到了夸张的手法,毕竟世上没有“千年鸟”,这样说就是为了突出“百岁人”,也就表示一个人的一辈子。下一句话是核心,字面含义是大丈夫有了笔和纸,一辈子都不需要求人。如果我们深入地解读,就会发现作者是在劝人读书写字。在古代社会,大部分人都没有条件,或者没有机会读书,因此他们要写信的时候只能去求人代笔,在此过程中不但要花费银两,甚至还会被瞧不起,或者被羞辱不识字,所以一定要学习读书和写字,这样一辈子都不需要受别人气。

原创
            长沙窑瓷器上,有三首话糙理不糙的“劝学”诗,第三首最有道理

第三句: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在三首劝学诗中,这首算是最具“杀伤力”的,别说在当时了,我们今天读起来都感到说得真对,尤其是最后两句读起来很“扎心”。在古代封建社会,一个人或一个家族想发达,唯一途径就是做官,而做官的必要条件就是科举及第,因此家庭要培育学生,从小就励志读书参加科举,否则就永远是普通的百姓。在当今社会,我们的出路有很多,但是报考公务员的热潮依然每年持续升高,因此可以想象在出路狭窄的封建社会,读书考试,科举及第,步入仕途是多么的关键。

原创
            长沙窑瓷器上,有三首话糙理不糙的“劝学”诗,第三首最有道理

这三句诗词都“话糙理不糙”,用最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由此也表明了在当时的长沙地区,读书学习的文化风气很好,而当时的工匠也想通过长沙窑的瓷器,将这种风气传播到全国各地。幸运的是,这些瓷器都还保存至今,让我们当下浮躁的年轻人,也都受到了教育。

参考资料:

《中国陶瓷器》作者:王晓丽,杨远新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纳闻|真实新闻与历史:原创
长沙窑瓷器上,有三首话糙理不糙的“劝学”诗,第三首最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