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中国社会不平等的雇佣关系及低福利 公司团建变味了

中国传销组织天狮集团6千多员工在法国尼斯组织团建活动。(2015年5月8日) 继“996”、“躺平”和“内卷”等词在中国互联网掀起波澜后,“团建”一词近来也激起了千层浪,成为了人们的热议话题。“团建等于变相加班吗”这一微博话题在网络上的浏览量约为2亿,引发的相关讨论也超过了1.4万。许多职场人士,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人不待见一些公司的“团建”活动,体现出了中国员工“人在职场身不由己”的无奈,更暴露了中国不平等的雇佣关系乃至中国社会的低福利。 组织团建,所为几何? 根据维基百科介绍,团队建设是各种类型的活动的总称,用于增强社会关系和定义团队中的角色,通常涉及协作任务。它不同于旨在提高效率的团队培训,许多团队建设活动旨在暴露和解决团队内部的人际问题。目前在中国比较流行的团队建设形式有聚餐​、KTV唱歌、旅游以及一些户外拓展活动等。 上海某私营企业的人事部(HR)一位工作人员向美国之音介绍说,公司组织团队建设活动一般“会脱离工作环境”,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旅游,有时是培训,也会“征求员工意见”。团建活动有时会在工作日进行,有时则会在周末组织。 她还表示,团建活动除了能够增进员工间的关系外,也能改变大家的节奏。她说:“我们每天工作非常忙,如果始终处在这样的状态,人就会有疲惫感,那么团建有时候会打破这个节奏,是挺好的。”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曾在山区参加过无聊且累人的爬山越野团建活动。他对美国之音说,一些民企老板组织团建活动主要是为了企业宣传,对外起到招工作用、对内则是发个朋友圈,宣传团队和谐。 他还认为一些公司竞相组织团建也是“内卷化”的标志,他说:“我觉得老板们也不一定都想弄团建,但是他看到自己的企业家朋友都在弄,他就也要弄,团建作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不弄的话)跟别人比,就差了一截。这是老板中的内卷。”内卷一词原是形容社会文化重复劳作、发展迟缓,现如今在中国,内卷一词被用来代指内部恶性竞争。 闻建丧胆,谈建色变 经常被包装成公司福利的团建本身似乎并不令人反感,但在当代中国,年轻人之所以排斥团建甚至厌恶团建,是因为许多公司的团建活动已经“变味”。“安排在休息日”、“惩罚性强制参加”等都成为了当代中国团建的标签。中国互联网问答社区和原创内容平台知乎的一篇文章说:“团队建设已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成为员工和老板各说各话的罗生门。” 第一财经旗下数据内容与社群平台DT财经就“最让年轻人反感的团建特点和内容”进行分析,截至6月20日,评论中排名前五的关键词分别是:占用(周末)、爬山、喝酒、领导和自费。 许多参与团建话题讨论的微博网友认为,一些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会在下班时间或是周末进行,有些甚至还得自掏腰包,其实就是变相加班。一位网友说:“本来上班时间跟一群不喜欢的人朝夕相处就已经累得够呛了,平时公司门外见着都得绕道走的一群伙伴们非得聚在一起接受酷刑,美其名曰团建。” 另一位职场博主发文表示:“毫无疑问,多数团建活动,就是在加班。自掏腰包,在本该休息的日子里,跟一群不是很想交心的人,去做一些言不由衷的事情。” 在中国某互联网初创公司工作的小赵(化名)说,自己是自费参加团建,“我们一般都是周末,或者是周五晚上团建,唱歌、吃饭,一般团建人都比较多,然后就是每个人AA一下。” “如果是一些不是很熟悉的同事,也并不是很想跟他们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效果,”小赵说,“这些人本来上班的时候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下班了也不是很想见这些人。” 在上海金融行业任职的Kamila Zhang说,自己所在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虽然不用员工自掏腰包,但是依旧会占用周末时间,而且团建形式也令人很“无语”。 她说:“我们公司喜欢在周末组织大家参加趣味游戏,比如一堆人在一起跳大绳,还有就那种踩A4纸的游戏,几个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会有一张A4纸,每一轮纸张都要折叠一次,看最后哪组纸叠的最小而且全员仍然能站在上面……这种游戏就很无聊,而且踩纸游戏到最后大家难免有肢体接触,跟有些同事也没那么熟悉,就让人有点不舒服。” 但上海某私营企业的一位HR工作人员则说:“其实一些员工希望有团建活动,他们觉得这样可以融入集体,帮助大家互相了解,感情更亲密一些,关系更亲密一点。” 员工是公司的财产? 研究科技行业劳工问题的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生李同学对美国之音说,很多团建活动都是在大家理解的非工作时间进行,会占用年轻人的休息时间,这背后本质的问题是“为什么下班后就不愿意和同事相处了”。 他说:“像以前那种单位制度,员工的整个生活圈就是单位,整个生活圈就是同事,所以就不存在团建这个问题,你的生活就是你的单位来负责。而现在,人们设想的是工作与生活是完全分离的一个状态。以互联网公司为例,互联网公司想要创造一种类似于单位的氛围。它想要去照料你的生活,它给你提供一日三餐,它让你住的离公司很近,然后它给你很多公司组织的娱乐活动以及团建,它想让你的工作场合照顾你所有的生活。换句话说,它想把你所有的时间都控制起来。” 这位李同学还说:“你想象一下,如果你一年没有周末,你可能也就没有朋友了,你的社会联系是切断的。几乎所有社会关系都是越累积越密切,你越不去互动彼此的关系就会越差。企业希望垄断你的时间分配方式,你什么时候玩听我安排,你什么时候社交也听我安排,你什么时候锻炼也听我安排,这样工作就会更好安排。企业有的是这样的一种希望。” 致力于支持并推动中国工人运动的非政府组织“中国劳工通讯”(CLB)的媒体主管克罗塔尔(Geoff Crothall)对美国之音表示,团建“似乎是企业试图尽可能控制员工生活的又一次尝试。与‘996’类似的是,它要求员工过度加班而没有补偿,且严重扰乱了员工的个人生活。它创造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员工在某种程度上对雇主负有责任,实质上他们成为了公司的财产。” 身不由己背后的雇佣关系不平等与社会低福利 一些员工虽不喜团建但为保住饭碗,却也不得不参加各种活动。一位微博网友也提到,在北京某事业编制单位,团建得自己表演节目,一位年轻同事因为没有穿领导制定的服装,在第二年被以团建不积极是工作态度问题百般刁难最后开除。 贺江兵说,作为一般员工,现在找工作挺难的,他们即使不喜欢这类活动,也不敢表现出来,不敢提出非议,害怕被开除。 李同学认为,这背后体现出了中国的雇佣关系不平等的微观现实状况。企业去解雇一个人是没有成本的,如果员工不去团建,它可能还会通过降低你的工作待遇、福利等强迫你离职。在任何社会这种情况都存在,但在中国企业解雇一个人的成本格外的低。中国的劳动法规定企业解雇一个人是要付出成本的,但现实中却并非如此。 他说:“微观的不平等背后其实是宏观的劳资力量对比,这就是看房间里的大象站在哪一边,在中国,大象站在了资方那一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加班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相关条款包括“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等,但克罗塔尔表示,中国对劳动法的执行得非常松散。他在电子邮件中写道:“多年来,雇主和政府官员一直在寻找鼓励灵活就业的方法。这通常被认为对员工和雇主都有利,但现实是,这只会给雇主更大的权力来设定雇员的工作时间和报酬,而不顾法律。” 除体现出雇佣关系不平等外,员工被迫参加团建的背后似乎还有中国社会低福利的深层原因。有些年轻人担心不去参加团建活动可能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如果因此被开除,可能还会面临房租交不上、社保断缴等一系列问题。 克罗塔尔提到,中国的社会福利体系目前非常脆弱,许多年轻工人担心,当他们退休时,国家养老金或医疗保险基金将会所剩无几。因此,他们现在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需要自己挣足够的钱来保障自己的未来。
中国楼市雪崩开始 学区房泡沫首先被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