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习近平的清零锁喉让苹果都快烂了 恐减产2000万支

来源:自由时报

富士康员工抗争 苹果恐减产2000万支 

2020年武汉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随著各国日常生活逐步重回轨道,中国仍与各国背道而驰,坚守清零政策,如今过度防疫的代价正一一浮现,近几年核酸检测、健康码、严格封控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日常,这场“清零之乱”目前似乎还看不见尽头,但中国的经济早已悄悄拉警报。

鸿海集团旗下组装代工苹果(Apple)iPhone的富士康(Foxconn),近期因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疫情复燃,导致一波员工出走潮,随后新招募的新员工又因不满薪资津贴政策和防疫规定而爆发抗争。

《彭博》预估,富士康郑州厂暴动恐导致iPhone高阶手机减产近600万支;苹果也将2022年整体产量目标从先前预估的9000万支下调至约8700万支;另外,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估,苹果iPhone 14高阶手机第4季总出货量将减少1500万~2000万支,若中国持续实施封控,产量恐怕还会进一步减少。

鸿海集团占中国出口近二成

即使两岸关系紧张,台商仍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根据中媒《多维新闻》统计,2020年鸿海集团共有9家相关企业入围中国外资出口百强,总出口额达827.2亿美元(约台币2.5兆),占百大出口总额的17.98%。

由于鸿海富士康郑州厂供应全球50%的苹果手机,除了被当地人称为“苹果城”,中国还流传一句话:“富士康稳,河南就稳了。”可见台商对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与不可取代性。

除了鸿海,广达、和硕在中国的电子组装代工厂,也对中国经济成长贡献良多,不过,过往炙热的台商“西进潮”已开始降温,自疫情爆发以来,加上美中关系恶化,地缘政治风险高升,导致不少台商加速南向,抢进东南亚布局。

清零重创 鸿海转战东南亚

以深耕中国多年的鸿海为例,近年积极将事业版图拓展至东南亚地区,集团已与泰国国家石油集团(PTT)合资建立电动车生产据点,目标2024年开始交车。

再者,鸿海目前已将部分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并于9月开始在印度厂生产iPhone14,尽管目前产量仅占苹果的一小部分,不过出口额仍持续攀升,再加上印度政府大力支持,鸿海也将携手该国Vedanta集团合资设置半导体工厂,显示印度未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潜力可期。

不仅如此,苹果为了分散风险,持续“去中化”,扩大非中国制造版图,据悉,鸿海将于越南试产Apple Watch、MacBook等产品,此外,近年鸿海积极布局越南北江省,2019及2020年,鸿海在越南营收规模共计达90亿美元(约台币2776亿),如今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外资之一。

中国劳力成本增 世界工厂优势渐失

除了疫情,近年中国基本工资调涨加上人口缩减,90年后的年轻世代排斥工厂工作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或是近期的富士康躁动,导致企业必须提高薪水或津贴挽留或补足人力,导致企业利润缩减,再加上其他不利因素,中国投资环境与优势对外企的吸引力已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便是强势崛起的东南亚国家。

显见,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已出现动摇,若鸿海或其他台商最终选择出走,对中国经济无疑更是一大伤害。

纳闻 | 真实新闻与历史: 习近平的清零锁喉让苹果都快烂了 恐减产2000万支
标签: